自闭症孩子中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特点,数学作为培智教育的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自闭症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重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自闭症孩子动手实践,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
第一、自闭症孩子的基本情况:
据其祖父母描述,该生在2岁多时就表现出和一般儿童在行为上有所差异,主要是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不说话,很少笑;后经当地医院检查无听力损失。4岁时,因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情绪一再出现害怕、恐慌、焦虑烦躁等现象,常常夜里睡梦中大哭大叫。祖父母因经常下地劳作,护理孩子时间比较少。到上学年龄时,孩子已不开口说话了,并且躲避生人,无法在正常小学上学。后经父母带到武汉同济医院等权威机构检查,诊断孩子智力发展滞后,并有中度自闭症表现。
在校行为表现:
总体来说,该生动手能力较差,有明显的自闭症倾向。主要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拨弄门锁,面对通常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毫无兴趣、用餐要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玩耍或逗留的路线总是(相对固定)厨房、寝室→厕所→教室,途中很少到别的地方活动,如果有人碰一碰、拉一拉他,就会大声的尖叫,表现处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学习数学新知识困难,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
具体表现是:
1、交往
该生在校期间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喜欢无故发笑,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从不参加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上课时从不主动发言,一有人问他,但表现惊恐不安,同学之间稍有触碰,便大声尖叫。他只对学校个别老师有好感,偶尔会展颜一笑,平时对所有师生都表现为害怕、躲避。
2、语言
能说简单的词语,但从不主动说话,对别人提出的他不愿意的要求,常以避让、哭叫来表示,或以尖叫的方式来表示抗拒。有一次吃饭时,一个孩子抢他的食物,他对那个同学用尽全力尖叫起来,声音之大、频率之高,使整个大餐厅都安静下来,那个抢他食物的孩子被吓得脸色发白。
3、情绪
不爱表露自己的感情,爱长时间的发呆。常常一个人在偏僻的角落俳徊,好像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地点也比较固定。一般是厕所旁边、储藏室的大门边,好像在研究墙缝、门锁,叫他一声,他便离开,不注意时,他又回到那些固定的地方。
4、爱好
喜好画画
5、数学学习
会做简单的计算题,但不能理解算理,不能理解应用题的题目意思。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这比一般的弱智孩子要强一些。对学习数学兴趣不浓,虽然上课不调皮,但注意力往往不是集中在学习上,从无抄作业的现象。讲到计算题时,神情舒展、注意力相对有集中的表现,但不开口回答问题,也不说笑。讲到应用题或别的类型知识,则低头把玩自己的手指、铅笔、衣角、桌缝等。对数学教师敬而远之。
第二、原因分析:
1、由于情结和行为有自闭现象,导致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对新事物和新环境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所以在数学学习中,除了简单的计算题外,对别的知识学习没有学习兴趣,缺少学习的意识。
2、在数学知识的构建中,该生本身智力较低,缺乏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得其他的数学知识的缺漏日积月累,这是造成他数学学习障碍的内在原因。
3、由于知识缺漏严重,造成知识迁移过程中的断链与破网,该生对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使他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
第三、理论依据及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使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睡眠状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实践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起点,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
针对该生的特点,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着重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观察、分析、理解、判断等数学能力。操作活动在培智学校教学中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动手操作不但能让弱智儿童主动获得感性经验,调动学习兴趣,而且对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身体的健康发育(特别是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心灵”就是指智力发展,“手巧”是指动手操作。数学中的计算和计算的算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尽管教师耐心讲解,弱智儿童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和接受,有些看似理解了,却不能灵活运用,如果采用了动手操作这一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弱智儿童对计算教学中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及其概念、方法等,理解计算原理,提高计算技巧,逐步识读简单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些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判断、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大脑发育,并在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第五、教育教学措施:
1.运用动手操作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自闭症孩子学习数学的动机水平低下,往往会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强调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最后又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要用数学,进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他的学习的动机。例如,在学习连加的应用题时,将问题情境创设为他喜欢的动手操作(如动手画一画)的模式,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2、抓住课堂教育的几个重点时机,引导他动手操作
首先是在新知识的传授处,实施动手操作。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或图表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让他接触、观察具体事物,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如,在学习钟面的认识时,首先让他观看实物钟面,在实物演示后让他动手拨一拨钟面,从而获得对钟面的感性认识。
其次是在新知识的巩固处,实施动手操作。在他初步感知了数学知识或结论后,鼓励他大胆动手,帮助他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借助此类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在钟面的认识中,在他掌握了认识整时的方法后,让他用学具钟面来拨一拨整时的时刻,并说一说拨的是什么时间。在拨整时的动手实践中,既是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同时又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一定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再次是在新知识的发散处,实施动手操作。知识的发散处就是在其学会了新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同时学生也希望有所创新时,教师借助动手操作,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习《有趣的图形》这个单元,鄢发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后,在《动手做(二)》这节课上,让他把几种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再鼓励他同一个图形采用不同的分法: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或两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或两个三角形,还有特殊的可分成两个正方形……以此来提高他的积极性。在剪、拼、摆、交流,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鄢发的想象力,既联系了他喜欢画画的爱好,培养了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促进了他动手操作能力,操作对培养他的数学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必要的教(学)具辅助,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拐杖”
在个别辅导时要充分运用图片、实物、录像、投影、多媒体、学具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利用鄢发的直观思维、动作思维,让他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解决学习的难点。
4、提供机会,帮他树立自信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涵丰富的“矿藏”,只不过有的容易开采,有的学生是难以勘探和开采的稀有“金属矿”,针对鄢发身上存在的胆怯、害羞、不敢发言的弱点,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他提供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赞扬他,让他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他的自信心,证实“他能行”,他也很棒。
第六、预期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的训练之后,希望能达到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强化了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表象的效果。同时能提高该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喜欢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动手实践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1、计算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理解计算原理,提高计算技巧和速度。
2、会初步识读简单的应用题,并会列式计算。
3、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脑发育;
4、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初步克服与人交住的恐慌心理;
5、会在学习数学时或与人交往时会以表情或动作回应,让微笑在他的脸上出现的频率高一些。
文章来源于:关爱自闭症Autism
编辑:周仙赞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自闭症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参考】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10288.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