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舌尖上的流量密码
2025-03-11 10:08

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以下简称《舌尖4》)如约而至,以『绝活』『烟火』『华流』等主题在立春之日强势回归,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味』。

据CSM全国网数据,《舌尖4》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收视率为1.14%,收视份额为6.57%,观众规模达到1.60亿人,全网话题阅读量超41.7亿,成为春节档当之无愧的“电子年夜饭”。这部纪录片不仅以油花迸溅的慢镜头、方言旁白的烟火气征服观众味蕾,更通过“都来拍舌尖”融媒体活动,让普通人成为故事的共创者,拼贴出一幅全民美食图鉴。

美食纪录片的热潮背后,是中国饮食文化从“果腹之需”向“精神之宴”的升维。正如复旦大学学者唐俊所言,它通过“舌尖五味的集体记忆”,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凝聚为情感共同体,成为文化认同的隐形纽带。我们不禁想要一探这类现象级传播背后的流量密码。

解码“活的历史书”:《千年陕菜》勇担基因库使命

食物,传承着舌尖五味的集体记忆,是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美食纪录片从色香味的角度,解码司空见惯的日常吃食中暗藏的文化传承,用味蕾激活国人的历史基因。从《舌尖4》的热播,不难看到美食纪录片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而另一部同样备受好评的纪录片《千年陕菜》,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视角。《千年陕菜》在解说词创作中就提出“历史不在书籍里,而在每一道陕菜里”。《千年陕菜》总撰稿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田龙过认为,我们得以窥见饮食纪录片如何成为“文化基因库”。

在田龙过眼中,“陕菜是中华饮食文化最纯正的基因库”。他通过纪录片将周礼中的宴席制度、丝路融合的饮食智慧,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西周“周八珍”宴席是礼制秩序的具象化——从食材选择到座次安排,皆映射着“礼出饮食”的社会结构。陕菜中,“宴席”不仅是饮食行为,更是文化仪式。

西周以“八珍”沟通天地,唐代以“烧尾宴”彰显身份,而今日的“凉皮江湖”“邻家风味”则将宴席降维至市井,成为普通人情感联结的载体。这种从“宏大叙事”到“平民烟火”的转向,是纪录片从“记录者”转向“参与者”的文化自觉,也是历史记录的主体从贵族下移至广大人民群众的唯物主义转变。

这种文化象征意义,在《舌尖4》中同样得到了体现。无论是浙江红钳蟹的捕捞,还是广西北部湾海鲜的品尝,美食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与文化价值。因此,《舌尖1》《舌尖2》的导演陈晓卿率团队打造美食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3月6日首播),隆重呈现奶制品于人文发展的重要地位。

《千年陕菜》在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也引发了学术界与业界的广泛讨论。纪录片中的许多细节,如菜肴的烹饪技巧、食材选择与文化寓意,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种文化影响力,正是美食纪录片所独有的。

治愈观众的双重密码:感官刺激与情感投射

美食纪录片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不仅在于其展现的美食与文化,更在于其独特的“治愈功能”。

《舌尖4》被观众称为“治愈神器”,其背后是视听语言与心理机制的精密契合。美食纪录片一方面通过多巴胺的视觉盛宴刺激感官,一方面结合情感投射,实现厨房里的精神按摩。

《舌尖4》通过微观镜头解构食物细节:莴笋在淮扬刀工下化作篱笆状,红钳蟹虾酱的发酵过程如科幻大片。微观镜头下,食材的纹理、色泽与制作过程都清晰可见,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视觉奇观”触发多巴胺分泌,形成“替代性满足”。而方言旁白则唤醒地域记忆,让纪录片更具地域特色与亲切感,构建“声景疗愈”。

曾担任《风味人间》纪录片的美食顾问之一、餐饮品牌策划师朱江指出,除了美食,主创团队们同样关注美食背后的故事。纪录片通过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自贡父女传承盐帮菜的故事、大凉山绿皮火车上的“移动菜市场”,皆以“手作温度”对抗工业化时代的焦虑。心理学者分析,观众通过“参与感投射”(如幻想亲手制作美食)获得掌控感,而“家传菜”“妈妈的味道”等主题则激活怀旧情感,唤起观众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舌尖4》这种情感投射机制,正是美食纪录片能够治愈心灵的关键所在。

一位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道:“每当看到食物背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匠人们的精心制作时,我都会被他们的坚持与热爱所感动。”这种情感共鸣,正是美食纪录片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从屏幕到现实:纪录片的“舌尖经济”效应

美食纪录片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地方经济的助推器。《舌尖4》播出后,许多地方特色美食走进了全国消费者的视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宁波红钳蟹酱销量翻倍,濒临失传的朱英健“荡蟹”技艺吸引年轻学徒加入;广西北部湾的海鲜、江苏的传统烧饼等也因纪录片的曝光吸引了大批食客前去寻味;西安美食博主“老陕寻味”因《千年陕菜》走红,其推荐的“葫芦鸡”打卡路线带动西安饭庄客流大幅增长。

此外,《舌尖4》还通过融媒体活动“都来拍舌尖”,鼓励观众参与美食文化的创作与传播。活动让网友用手机记录家乡美食,30亿阅读量的UGC内容形成“去中心化”的文化传播。河北涉县旱作梯田因纪录片走红,柿子、花椒订单激增,当地农民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乡村振兴的味觉变现”。这种由纪录片引发的文化热潮,正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美食纪录片的价值,早已超越“下饭神器”的娱乐功能。它是历史的解码器,是情感的粘合剂,更是经济的催化剂。《千年陕菜》让周礼宴席从典籍走入现实;《舌尖4》用方言与烟火弥合代际隔阂;从“打卡经济”到“非遗活化”,纪录片将文化IP转化为社会动能。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舌尖上的流量密码】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12659.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新闻
女星金子涵微博全部清空,疑似退圈
4月3日,有网友发现女艺人金子涵微博已全部清空,疑似退圈。公开资料显示,金子涵是乐华娱乐旗下艺人,2020年参加爱奇艺女团选秀
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
北京市连续第二年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专项政策。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延长手机电池寿命,手机电量剩多少时充电效果才是最好呢?手机电量多少时充电最好「延长手机电池寿命,手机电量剩多少时充电效果才是最好呢?」
    平时我们充电大家都是觉得充的越满越好,其实这是大家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错误。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手机夜晚一直
miui秒解bl锁_小米最新秒解锁BL分析申请解锁小米手机「miui秒解bl锁_小米最新秒解锁BL分析」
这周我解了两台K30S的BL锁,来谈谈秒解技巧 全凭本人想象以及猜测,不含官方说法 官方解锁申请地址 http://www.miui
9800x3D千元座驾,微星MAG B8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主板测试
AMD锐龙9000系列上市以来,热度一直相当高,这还得感谢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U的给力性能,玩游戏选AMD就对了,搭配主板的话
手机快充充电时手机发热是怎么回事手机充电发热正常吗「手机快充充电时手机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机快充充电时手机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快速充电技术、散热不良、高温环境、电池老化等。详细介绍:1、快速充电技术,快充技术通过
手机辐射污染奔迈手机「手机辐射污染」
1、手机辐射污染09应化60号赵成录 a.手机辐射基本概况b.一些手机的辐射值c.手机辐射的危害d.防范措施基本概况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
斗破苍穹:大美女花锦最后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活到大结局了?
  斗破苍穹动漫年番新预告已经出来了,很多人应该都发现了,那就是新预告一出,登场了一个新的美女。这个美女还是一个御姐,还
索尼手机频频削减机型 5G款被指落后主流厂商2年索尼新手机「索尼手机频频削减机型 5G款被指落后主流厂商2年」
■本报记者 贾 丽索尼曾经是手机市场的霸主,不过近几年索尼品牌手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索尼众多业务的业绩出现下滑,
LCD党狂喜,史上最小5G手机来了:“小而美”的品牌也能活?小众手机「LCD党狂喜,史上最小5G手机来了:“小而美”的品牌也能活?」
今年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彻底和小屏杠上了,vivo、小米、OPPO等主流品牌纷纷推出了小屏旗舰手机,这些手机无论是性能还是影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