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港全长3,500米,一直是澳门重要的港口,从中葡贸易到澳门渔业式微,见证了昔日澳门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兴衰。码头区历史悠久,时至今日仍然发挥重要角色,那么,大家知道内港一共有多少个码头吗?
一共是34个!
现时内港以货运、内河运输和渔业码头为主,原来,不同号数的码头,用途及建筑特色都不一样。大家对它们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1号码头
一号码头,在内港30多个码头之中编号居首,位于妈阁庙前地,与妈阁庙相对。在1946年前,就已被编为一号码头。
昔日,妈阁庙前为海岸石滩,庙前有一渡头,并置有“妈祖阁渡头”的石碑,相传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来澳之初,在该渡头登陆,石碑则因为填海而被埋没。其后,渡头原址兴建了政府码头,主要用于停泊政府船只,以及供总督和官员登陆或离开澳门之用,故又称为皇家码头。其后,码头用于停泊水警巡艇、举行与渔民相关的活动,现时用于展览具历史和特色的船只。
整体建筑平面呈“工”字状,建筑水平向点缀轻巧的混凝土挑檐,贯穿建筑顶部,挑檐上方的女儿墙的装饰构件,摩尔风格建筑特色浓厚。
1930年代末,内港陆续建成了一些大楼式的码头,这些码头除了用作人员及货物的上落,较大规模的码头都设有货仓及办公室。
8号码头
8号码头大楼于1939年开始设计,由于遇上太平洋战争,建造工程一直延迟。按原本的计划,全座码头大楼共四层,将成为当时最大规模的码头建筑。然而,大楼后来只建了两层,并于1953年启用。当时地面层的一部分货仓及一楼由大丰银号租用,一楼用作银号司理的办公室。
大楼富有建筑特色,一楼及天台都建有凸出的走马露台、大楼外立面以洗水石米作饰面,配以凹凸的水平线,加强了视觉横向性。而露台的圆弧转角,则令人想起流线型装饰艺术。
该大楼有一特别之处,是外露的柱身中段,有类似中式古建筑可见的“牛腿”支托构件,令人以为是华人设计,然而其设计者应是土生葡人施约翰工程师。
11号码头
1920年代开始,澳门炮竹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当时澳门工业发展的龙头产业。至1960年代末,炮竹业的发展更是进入全盛时期。位于司打口“鸦片屋”对面的11号码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成的。
“鸦片屋”建于1880年,原为贮藏鸦片的仓库,现为同善堂第二诊所。
11号码头约建于1930年代末,向火船头街的外立面,写着“广兴泰爆竹厂”及“祯祥公司”的中文字样,而向海一面写着“广兴泰爆竹制造厂总写字楼”。这些公司,都属于“炮仗大王”陈兰芳的家族企业。该码头实际是广兴泰爆竹厂的专用码头,以载运员工及货物到氹仔卓家村的工厂,码头一楼是该公司的办公室。
广万隆烟花炮竹厂早于民国初年由陈兰芳等人于香港合资开设,其后业务扩充至澳门,与广兴泰爆竹厂为关联企业。
该码头大楼规模并不大,建筑物为两层,外墙以洗水石米作饰面以模仿石造。大楼的设计呈现装饰艺术的风格,一楼凸出的、围绕大楼四周的走马露台成为地面层的上盖檐蓬,一楼楼顶飘出的圆形转角檐蓬及其横向线条,强调了视觉的水平横向性。而在向马路及向海的中央位置,都设有略为凸出的“山花”及旗杆,加强建筑物的竖向性。
16号码头
位于新马路末端的16号码头,是澳门商人傅德荫的德记船务公司专用码头,约于1948年开始建造。码头大楼不断扩建,后面建成了主要的通道带上盖走廊及两侧多处船只停泊处,连相邻的17号码头也纳入了其范围,成为当年东亚最宏大的现代码头。
码头是大来号轮船的专用码头,1951年4月7日码头开幕当天,亦是大来号从香港到澳门的首航仪式。码头的建造并没有因为开幕而停止,其后仍在向马路的建筑两侧继续扩建,加大了临街立面的横向性,并与竖向钟楼形成视觉上的对比。现时,除了在大楼钟楼可见1948及葡文16号码头的字样,向海一边仍能见到中葡文“拾陆号德记码头”的文字(拾陆:粤语音同“十六”)。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工作团队持续推进历史片区活化计划,内港的码头区正是活化的对象之一,包括:昔日经营澳门至香港的定期货运的23号码头,昔日经营澳门至江门客货运的25号码头,14号粤通码头及16号码头等。政府透过与综合旅游休闲企业携手合作,突显旧区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社区旅游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内容制作及资料来源
制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资料及图片:《澳门》杂志总第160期、文化局、澳门档案馆、澳门博物馆、旅游局、海事及水务局、“澳门记忆”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列明上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