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 第1623期
陈屹视线 导语
八十年代留美学子群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这个时代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周励和她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当年国内畅销书榜首,销量160万册。即使在今天这部作品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最近注意到《广东社会科学》2019.04期发表学者韩冰论文【媒介地理学视域中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份重量级论文的【摘要】
“媒介地理学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海外华文女作家周励的代表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一篇非常适合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解读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女主角申请美国留学,前往欧洲游历等行为都与其接触的文学艺术等媒介作品密切相关。海派文化对于生长于上海的作家本人创作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作家继承了海外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欲望的叙事传统……海派文化与纽约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它们都有重商传统……这也是促使女主角留学美国的文化内因”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 ·海外华文文学·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海派文化·纽约文化,【中图分类号】1106)
得知周励并不认识这位学者,无任何接触。巧的是发现这篇文章正是我决定了【一本书·两座城: 曼哈顿女人的“前世”今生】这个标题之时!
认识周励多年,被她的诚挚大气和激情澎湃的状态所吸引,行动上她的壮举会令人不可思议:2016年周励在北纬九十度北冰洋冰泳、2017年远征南极点,徒步冰隙遍布的冰盖,追寻百年前南极探险家的足迹,可以说她是华文文学界唯一抵达南极点、北极点并发表报告文学的女作家。
2012年与唐英年夫妇初探南极
周励近年六次探险南北极,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美国侨报》《上海纪实》《华人头条》《文综》季刊发表约二十篇极地探险与科考纪实文学。
正如这位我们素不相识的学者所说:她的一切来自一本书 · 奋斗之书,两座城 · 成长之城:上海、纽约!
有人会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在特殊时期创造的特殊神话,然而我深深感到, 一切偶然与必然并存,因为成功馈赠于有准备者,有些幸运是周励内心深处的厚积薄发!
人物访谈:周励
周励
美籍华人作家。生于上海,1969年赴北大荒兵团,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读MBA,1987年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销售160万册,获十月文学奖。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2006年出版《曼哈顿情商》。近期发表《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攀登马特洪峰》《飘逝的最后炉香——与夏志清谈张爱玲》等。任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
………………………………………
对话 周励 vs 陈屹视线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部4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留学生文学的经典。请问你当时那么忙,为什么要写这部自传体小说?你的“梦想与激情”精神从何而来?与童年、家庭与时代的影响有关吗?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回想起北大荒时代,带着许多书下乡干苦力活儿。那时一无所有,但心灵是一座宫殿。我写这部书的序言时,除了手下这几张空白的稿纸外。周围尽是堆得满满的客户发来的英文传真、函电、国际快邮信件、来样、合同、信用证……
写这部自传体小说的初衷,就是扉页上的题辞:“此书谨献给我的祖国,和能在困境中发现自我价值的人。”至今我还感觉到,我的金色童年,是成长中最珍贵的日子。从孩童起,我血液中就浸透了对祖国和文学艺术的热爱。
1949父亲随陈毅大军南下,在上海军管会大院留影。
第二年年底周励出生
1969-1978周励在北大荒兵团,父亲、母亲和弟弟妹妹在黑龙江边境呼玛县插队落户。图为母亲和妹妹、弟弟在居住的小茅屋合影。
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第一章《纽约商场风云》于1992年刊登在《十月》杂志第1期,第四章《北大荒的小屋》刊登于同年《十月》第4期,边写边登,写了九个月,有时含着泪水,一半以上内容写的都是苦难,挣扎和奋斗。
我是自由投稿,1991年在纽约东方书店记下《十月》最后一页的传真号码(那时我很迷十月刊登莫言的《天堂蒜苔之歌》,蒜农哪个苦啊,看得我的热泪盈眶,感叹中国哪里冒出了一个叙事天才?!)
业务很忙,序言和第一章写好后,我就一页页地发传真给十月,没有指望会得到答复。没想到第三天就收到《十月》资深编辑王洪先热情洋溢的回音,并主动表示立即在《十月》1992年第一期,当年居然还获得《十月》长篇小说文学奖。当时我想:我对得起十年北大荒岁月和年轻战友,也对得起1985年录取我为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的那位美国教授了(后来我改读MBA工商管理)。
在纽约经商财务自由后, 1987、1988、1989、1990我常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图书馆阅读国内文学刊物如《十月》、《收获》,也阅读了不少欧美作家的作品,1991年开始构思、撰写自传体小说,百分之九十取材于真实生活。当时我喜欢大量观看欧美经典影片,也是林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的常客,钟爱的歌剧譬如普契尼,威尔第,德沃夏克的作品有时连看两遍。
当时我还经常写日记,《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大部分是我写在日记本上的, 书名来自80年代末第五大道客户对我的称呼,那时在纽约商场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女人不多。
1992年初回国洽谈业务,我抽空专程去京拜访了《十月》谢大钧总编和责编王洪先,并且与北京出版社签了5万册的合同。没想到这本书于7月出版引起了轰动,最后发行了160万册。
回想从1962-1966年在市少年宫的篝火晚会,我立即决定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出版的第一笔稿费捐给上海市少年宫(后来又陆续捐赠了一百多万人民币给边远山区和祖国文化事业)我曾是一个裤子都是补丁,脸上总是自信的小伙伴艺术团合唱队队员,
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在我这个中队文体委员《学生手册》上的评语是:
“爱憎分明,兴趣广泛”!是的,早期儿童教育、文学启迪,特别是成长环境,对人一生的命运十分重要。为此我热爱生我养我的上海,每一条童年熟悉的马路,每一棵隐藏梦想的梧桐树。
宋庆龄创办的上海市少年宫(原英籍犹太人嘉道理豪宅),1962-1966周励考入小伙伴艺术团合唱队,在这里度过金色童年。
直接联系《十月》,你真是敢想敢干,不得不说《十月》也是慧眼识人啊!在书中你写道自己出国之前是一位医生,你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请谈谈对你的文学创作与人生影响较大的作家和事件?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1978年返程以后,受到许多优秀作家的影响,看了王蒙描写劳改营饿汉的小说,我曾含着眼泪给王蒙写了一篇读后感向他表示感谢,当然是石沉大海,毕竟像托尔斯泰那样立即给陌生读者罗曼罗兰提笔写回信的大师不多。
我还非常喜欢路遥的《人生》。一切都是无奈和无解,仿佛一个无边循环的锁链,印象太深了!
2018年秋天,时隔52年再度去延安,独自爬上延安大学文汇山拜望路遥墓,我想起了前年在北京进行的“20年内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书”这一调查,被访者共有1000位。我居然和路遥同时入选,而且有三位是我非常喜欢的陕西作家!北京调查者根据被访者所列举书目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是:
1985-1989年期间,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书籍居前3位的依次是:《红楼梦》、“金庸作品”、《水浒传》,“新时期”小说中,入选的唯一作品是《平凡的世界》。
1990-1992年期间,居前3位的是《读者文摘》杂志、“金庸作品”、《红楼梦》,共有5部“新时期”小说榜上有名,分别是《平凡的世界》(第13位)、“贾平凹作品”(第16位)、《穆斯林的葬礼》(第19位)、《白鹿原》(第24位),还有《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第28位)。
世界作家文友相聚
我想起了五十二年前的一个寒冬,我也曾站在这片河流封冻、山峦裸体的荒漠高原上放声歌唱,从那时起我就和陕北的高原,和路遥碰撞出火花,埋下了那顽强不屈的种子。
那是1966年,不满16岁的我与小伙伴们举着一面“长征小队”红旗,坐着运煤货车,忍饥挨饿从上海来到煤城铜川,开始步行串联。肤色黝黑、善良厚道的铜川铁路工用煤炭给我们6个上海小姑娘在地上画出通往延安的遥远路线,这让我以后对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描写的铜川煤矿充满了感情。
我们从铜川开始徒步“长征”,脚上磨出大泡,饿着肚子唱“抬头望见北斗星”,七天七夜在黄土高原穿行,处处是裸露的苍凉与贫瘠,最后我们终于扑向梦魂牵绕的宝塔山!
(照片来自网络)
周励与昔日北大荒战友相聚
出生在上海南下干部家庭的我,12岁考入上海市少年宫合唱队,童年接待外宾时常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延安的灯火》:“在我美好的记忆里,深深记着延安的灯火……”五十二年前我哼着这首歌穿越陕北,向戴着白羊肚头巾的牧羊人问路,热情善良的陕北大爷为我们烤高粱饼、做小米粥,为我们指通往延安弯弯曲曲的小路。
最难忘,从延安回沪后却面临着接踵而至的坎坷与青春苦难。因为阅读了《赫鲁晓夫主义》《斯大林时代》《联共(布)党史》,以及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也许是陕北高原给了我一股神秘的勇气,1968年1月17岁的我给上海《文汇报》写了一封对当时运动的一封质疑信……
这为我带来了毁灭性灾难,差点葬送了我的整个青春,我把它们都详细地写入了我的自传体小说《曼》书《序言》《童年》和《少女的初恋》章节里。最近又突然找到消失了50年的那封信原稿,夹在北大荒时代的一本日记本里。
我与出生在陕北清涧县贫困农家的路遥几乎经历同步:
1969年路遥下乡务农,我则去了北大荒兵团务农,带了两大箱书籍,每天干完活儿就在油灯下看书。
在延安大学文汇山路遥墓地前
路遥1973年被推荐上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我1972年被推荐读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兵团五师医院当内科医生,直到1978年返城,在上海外滩外贸大楼当医务室医生。
1978年夏天《文汇报》刊登了卢新华的《伤痕》,泪流满面的我看到一个文艺复兴的春天正拉开帷幕。
周励与《伤痕》作家卢新华交流中
京沪文友相聚
白烨/陈思和/卢新华/周励/陈九/陈屹
我对照心爱的小说反复看电影(留学美国86年圣诞节结婚。我的德裔美国老公酷爱经典电影,看老电影是我们的30多年婚姻的生活方式之一)如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莉莲·海尔曼《朱莉亚》以及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赛珍珠《大地》、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弗洛伊德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左拉传》等。
任何历经磨难、稍有激情的人看了都有可能拿起笔成为作家!
路遥笔下那些带有我熟悉的陕北高原气息的文字让我触摸到远方至善至美的幻境。正如路遥所说:“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
那真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时期,我们都是想要改变命运,拒绝庸庸碌碌,拒绝返回原点。
从黑龙江兵团回沪后,我的作品陆续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文学报》《小说界》发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1983年我和发小修晓林在《文汇报》发表报告文学《壮士自有铮铮铁骨—记上海市前公安局长杨帆》。
杨帆在皖南事变和三大战役中死里逃生,功勋卓著,建国后却饱受煎熬,1955年初,遭受江青“莫须有”罪名迫害的杨帆被逮捕入狱,直到1983年随潘汉年冤案的彻底平反才给他平反,牢狱生涯25年,曾一度被逼疯(贾植芳先生因胡风案也被关押了20余年!)
采访的过程中我对老人满怀敬意,有时和老人一起流下热泪。
我父亲在自传里写到过1949年参与接管上海,陈毅、饶漱石和潘汉年在上海外滩首次升旗仪式的情景。父亲对潘汉年、杨帆和饶漱石这些新四军高级干部含冤挨整的唏嘘不已。1983年我与修晓林这篇报告文学对牵涉潘汉年案、胡风案和杨帆案的人员平反昭雪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非常感谢你分享给我们如此厚重的回忆, 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比起今天的条件可谓清贫,你却让我们更深的感受到那时年轻人之所以快乐的缘由。
现在请让我们再回到30年前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岁月,她给你带来了什么?你携带40美元出国,让你重新发现了什么?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在八十年代“伤痕文学”浪潮和董鼎山先生《天下真小》影响下,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1983-1984年我先后采访了贾植芳、谢希德等,在《文汇月刊》《报告文学》发表了《心儿在歌唱》《打开国际市场的人们》等二十多篇作品,上海电影制片厂来外贸局借调我这个“周医生”去永福路创作室写电影剧本。
1985年初被经济日报上海国际信息中心任命为副总经理。1985年5月,我由复旦中文系主任贾植芳推荐,被纽约州立大学录取为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8月21日两手空空,携带当时规定的限额40美元自费留学美国,飞机起飞,我在翻滚的云层中看到了四个字:未知、奋斗。
在美国,举目无亲,打工赚钱,每天干得腰酸腿疼。为了挣足学费,咬紧牙关,白天给一个美国家庭看护孩子,晚上就跑到中国城“喜相逢”饭店干到深夜。
每天夜里,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去,路过街心花园的塑像时,我常常停下脚步,把头靠在塑像的大理石座上歇口气。这时,我就会想起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的那段序言。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
1985秋天,我也站在这样一个塑像下面,像巴金当年在巴黎留学一样。那么,我的激流呢?我问自己:我到美国来,难道只是充当一个苦劳力吗?我抬眼望着纽约的星空,是这么湛蓝;夜万籁俱寂,只有不远处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的大厦中,仍然放射出彻夜通明的灯光。
1993年周励接受纽约海外电视台专访,谈土、洋插队和创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背景是世贸中心双塔大楼。
我抬眼望去,想起了我那不止一遍的决心和诺言:“总有一天,有一格窗子会是我的!”于是,我在黑夜中伸出手,让那些窗格的灯光映在我的手上,仿佛在指尖中跳动……一时间,浑身又充满力量,我大踏步向黑暗中那黑黝黝的地铁入口处走去。
在美国自费留学、经商的故事,除了我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已经详述的,还要感谢中国的驻美大使韩叙,1986年春天韩叙大使在我自费读书的纽约州立大学商学院主持召开了《美中贸易发展论坛》,我由此认识了一大批中国各省市驻纽约世贸中心的对外贸易代表,以及他们身后庞大的国内贸易。
厚德载物,友谊与合作整整30年,直到今天还是好朋友,也培养、帮带了南大、上外、复旦70后的一批优秀外贸人才,如今不少是老总了。
周励与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先生
和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
与美国前副国务卿霍马茨夫妇,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
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欢庆2018春节
作为一个旅美文学爱好者,我喜欢仔细嗅闻纽约的文学味道。我常在周末假日开车去探访那些在少女时期的梦中如此遥远的作家故居,追踪诸如海明威、马克·吐温、阿瑟·米勒、德莱塞、莉莲·赫尔曼、杜鲁门·卡波特、梭罗、惠特曼、菲茨杰拉德等作家的足迹。
如今,我好像随时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在等街口红绿灯,在酒吧高声畅谈……我仍然能闻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些令人着迷的“化学机制”,使我随着他们再次起舞。
这些年,我携带着文学传记周游世界, 6次探索南极北极,攀登珠峰大本营和马特宏峰。我喜欢带着大陆的贸易小组去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美国芭蕾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7年11月26日周励抵达南极点
我感到了生命是瞬间,《生命在高处》,我迷恋上南极,北极和珠峰探险史和探险家传记,开始挑战极限,寻找他们的足迹。行走天下,边走边写,发表了大量文化散文。
据广东省嘉应学院文学院报道:2016年5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导陈平原教授应文学院之邀,在校国际会议中心作学术讲座。
文学院师生共400多人聆听了讲座。陈平原教授讲座的题目是“吟到中华以外天----现代中国文人的域外书写”。他以王韬、黄遵宪、梁启超、朱自清、徐志摩、萧乾、瞿秋白、周励等文人的域外书写为例进行分析,指出了现代中国文人“开眼看世界”之于中国的多重意义---- 没错,陈平原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正是曼哈顿旅美作家周励!
最近我读到你闯荡南极北极、俄国和法国的报告文学,十几万文字的记录,这里无法一一赘述,可否讲一件令你最难忘的历险记?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给我一束火花,还你一片绚烂” ,坐在书房写文章是苍白的。一旦真的踏上地球南、北极,远去的探险先驱会一个一个跳出来,成为亲密同伴。
在上海极地码头送别第34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武汉大学地球物理系博士,现任国际南极科考委员会副主席)
近年来我已六次探索南北极,登上了人迹罕至的南纬90度南极点和北纬90度北极点,探访了南极点阿蒙森·斯科特美国科考站印象最深,人类四百年极地探险史令我心潮澎湃,动力之一是BBC 的探险纪录片,还有人类首次挑战南极点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诸如作茨威格《人类星光闪耀时》斯科特五人小组的悲剧,
每次从纽约飞回上海都飞过巴伦支海,16世纪这位致力于开拓北冰洋东北航道的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1596年他发现了熊岛,成为抵达北纬77度约瑟夫岛的第一人,我有幸站在约瑟夫岛上(挪威南森史诗之岛)不幸的是三百年后人们才发现了巴伦支过冬的洞穴、他的北极航海手绘图及死亡日记。你说能不感动吗?
从巴伦支(荷兰)、富兰克林(英国)、安德烈(瑞典)、南森(挪威)直至阿蒙森(挪威),几代探险家前赴后继,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北极探险史可歌可泣。
在北极博物馆与著名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雕像合影,他为营救友人不幸葬身北冰洋
北极点之旅遇见十一头北极熊,包括四只可爱的熊宝宝。不由联想到中国极地科考领军人物秦大河、好友杨惠根博士担任顾问的央视纪录片《北极,北极!》所讲述的,北极冰盖正大面积缩小,北极熊数量也逐年减少,地球暖化不仅威胁北极熊的生存,更威胁人类的未来。
从2012年至2018年,我六次参加南北极探险。三次登上雪龙号,探访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国冰岛联合北极考察站。
2019年夏刚下海的“雪龙2号”是国之重器。我为中国仅用三十余年时间即从极地科考一张空白发展为极地科考大国深感自豪。
这是挑战人类极限:跳入冰泳之前瞬间
抵达北极点后,我参加了北极点跳水冰泳。
2007年俄罗斯曾在北极点以下4261米插上了一面能保存100年的1米高钛合金国旗,这一举动引爆了北极争夺战,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在北极地区的海底,中国北极科考异军突起,雪龙号八次巡航考察北极西北与东北航道,建立黄河站、中国冰岛联合考察站,
雪龙号34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杨惠根说,把每一个科考队员带回家,是他每次出征的最大心愿,“在南极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许还是科考队员的最后一步。”
能够向海内外读者报道雪龙探极、是我作为极地爱好者的责任与义务,出于内心的激情与敬佩。能够与雪龙英雄结为好友,是我的荣幸。
“见证竞争,亲历历史!”这是我当时的念头,跳入冰海,浑身感到被冰渣包围箍压,刺骨疼痛,但我还是向前方冰海游了一些。在北冰洋零下1.5摄氏度浸泡10分钟即足以丧命。
回到纽约,朋友们问我为什么要去北极点?好奇心?也许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血液里流淌的激情,是读万卷书、行走天下的勇气。
从曼哈顿到北极点、南极点后,我又去了珠峰大本营,并攀登马特洪峰赫恩利屋脊,发表《南极寻踪》《攀登马特洪峰》,纪念那些为探求未知世界虽死犹生的攀登者。
关于马特洪峰的历史与英雄轶事,如下内容摘录自作者周励的文章
《攀登马特洪峰》
文 周励
引言
2019年5月重返马特洪峰瑞士小镇采尔马特,救援飞机隆隆飞过,听着非常亲切:2017年8月我在攀登途中,接到上海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汪澜语音邀请我去参加8月上海书展,我大声回答“去不了,我在爬马特洪峰”,直升飞机在头顶盘旋 ……
人类攀登珠峰至今遇难者200余名,而攀登马特洪峰则500余名,是珠峰的二倍还多。有一个瞬间我抓哪块石头哪块石头就往下掉,找不着支撑,斜过脑袋望下看是万丈深渊,恐怖极了,因为我迷路了,幸亏有位莫斯科壮年攀登者帮我脱险!
150多年前英国贵族探险队7人首次登顶,下撤时4人坠落遇难,其中一人是丘吉尔的亲戚……“勇气,是人类最珍贵的品格(丘吉尔)”
最勇敢的人,死亡前也有恐怖:我体会到了。但步伐不会停止。
一位于1975年的遇难者,他来自纽约市的十七岁男孩Donald。 他的墓碑上挂着自己登山使用的冰镐,墓志铭刻着:“我选择攀登”(I Chose to Climb)。这是登山者墓园永远不灭的灵魂,不落的彩虹。
马特洪峰的高度虽然仅是珠峰的一半,却诞生了现代登山运动,其1865年首登惨剧轰动全球,却孕育出灿若星河的登山文化。
自人类首次登上马特洪峰一百五十年来,成千上万人登上了马特洪峰,五百多人在尝试过程中死亡,比攀登珠穆朗玛峰、德纳里峰和雷尼尔山过程中死亡的人加起来还要多。
攀登马特洪峰有多难?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马克·詹金斯(Mark Jenkins)的话来说——“通往其顶峰线路的攀爬难度,比珠穆朗玛峰上的商业线路更大”。
成功登上马特洪峰顶峰可谓是困难重重:高达1200米的几近垂直的尖顶、外悬的岩壁,平滑、向下倾斜的壁架,马特洪峰像一座陡峭的金字塔,为登上峰巅你必须用指尖抓住岩石间微小的缝隙,脚踩微薄的壁架,使出全身力气往上攀登!
8月7日我的攀登之途是阿尔卑斯山最险峻的空手徒步线路,再上去1218米就是顶峰,那就必须配带冰镐、冰爪和登山绳了。
我当时无法置信自己已是攀爬在历史长河中,每一步岩石都反射着1865年那场悲剧。我能够体验到登顶者面对的严峻挑战,还一度迷路被死亡之翼掠过,这一切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南北极探险家和珠峰、马峰登山者总是对探索抱着“做爱”般的勇猛与狂热。
“勇气,是人类最珍贵的品格”
- 丘吉尔
陈屹视线
最近你写了一系列周游欧洲、周游俄罗斯的游记,而你的文字波澜壮阔,视角独特,深度广度折射出你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与文学功底。所以说曼哈顿女人的成功有偶然和必然的链接。
作为改革开放早期最早步入文学创作的旅美作家,你很早就与不少旅美文学泰斗有零距离的交流,如董鼎山和夏志清。虽然大师都已过世,但他们应该被历史铭记, 作为见证人,请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有幸得到居住纽约曼哈顿的文学大师夏志清、董鼎山的亲人般的友情和指引,他们人品高尚,学富五车,像水晶一样透明和善良。我非常想念他们。最近在欧洲华人头条发表《和夏志清谈张爱玲—纽约飘逝的最后炉香》,点击十万以上,令人感动。
与夏志清生前留念
与夏志清、董鼎山生前在纽约中央公园留念
2015年12月19日,董鼎山先生逝世,在2015中秋节我和旅美作家王威带着月饼红酒上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起度过董鼎山先生人生中最后一个中秋佳节。12月初我和侨报周刊刘倩主编应邀看望董先生,他电话里让我们今晚无论如何要去他家!
我们三人开开心心吃了我做的龙虾挂面,刘倩的炒虾仁,董先生精神特别好,谈纽约芭蕾、当今世界文化碎片等话题。哪想到当天夜里孤独跌倒在卫生间,股骨骨折,女儿急叫救护车送入医院,动手术后心力衰竭,撒手人寰。我们都惊呆了!
2015年6月董先生的瑞典裔美国夫人去世后,我曾经在解放日报副刊发表回忆董公夫妇的 《生命的奇异恩典》,被提名为当年《朝花》最佳散文之一。
这篇文章发表后六个月,董鼎山就去世了,留给我二十多本他毕生出版、珍藏的中文书籍,包括1984年风靡全国的《天下真小》,那是他去世之前的几个月,接过书籍,当时我和刘倩都非常感动。我主动分给了刘倩几本。
因为在2013、2014年他就多次指着书架讲要把这珍贵的一排书给我。侨报好友刘倩主编为董先生晚年发表了368篇每周专栏,再转给《新民晚报》副刊,贡献卓越。令晚年董老感激的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王海龙、纽约作家陈九、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殷健灵、解放日报副刊编辑朱蕊、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领事孔晶、王萍等朋友。
我和刘倩、纽约侨报总编游江一起张罗了隆重的董鼎山追思会……寻找了三年,我总算通过董乐山的儿子找到董老骨灰的下落……被女儿撒到了东河,尽管她在短信中称我是“你是我父母最好的朋友,就像家里的一员”,但是她坚持不告诉我,她父母骨灰下落,无论我怎样请求。
我一直追问了她三年,她就是守口如瓶,包括董鼎山的妹妹、侄儿一概都不知道他们骨灰下落,他们谁也不敢多问。
因为我的穷追不舍,打电话给董先生在天津的妹妹,她再去问董乐山在美国的儿子,终于在今年3月得知她一个人悄悄把骨灰抛到纽约东河(离她家5分钟步行)。
中秋之际,我重读2015这篇文章,泪水盈眶,三年多我时常感到董鼎山在天空叫我:Julia,Julia,你和刘倩知道我在哪里吗?
《生命的奇异恩典》
文 周励
93岁的董鼎山痛失爱妻,离别前是蓓琪走前拉着董鼎山的手说:“很抱歉我耽误了你几个月写作,答应我,我走了以后,你一定继续写作……”于是,老人流泪的眼里渐渐放出光芒:“我即将写的第一篇,就是关于蓓琪……你看,我的纸笔已备好,只等情绪稳定,不再哭泣……”
生命的奇异恩典,常在于我们经历并彻悟了生死与衰老,然后重生。
………………………………
“亲爱的朋友们,我挚爱的妻子蓓琪于5月8日下午五点半去世,之前她经历了数个星期骨癌和肺癌的疼痛折磨。作为深爱她的丈夫,在夫人临终病床前,我答应她一定继续写作和继续发表作品。董鼎山”
收到这份简短的英文邮件,眼泪夺眶而出,我好像看到93岁高龄的董鼎山拉着奄奄一息爱妻的手,听她断断续续地讲:“亲爱的,很抱歉我耽误了你几个月写作,答应我,我走了以后,你一定继续写作……”
赶紧给董鼎山先生打电话,当听他讲述瑞典裔爱妻最后所经受的万般折磨,我为一位非常熟悉极其高雅的女性走得如此悲惨而痛彻肺腑!
她的牧师来过,但上帝未能解除她丝毫痛苦,好在她坚强,忍住不叫疼,只是不时紧紧攥住丈夫的手,像在汪洋大海中抓住一截浮木,听他在耳边不断低语。数度昏迷又数度醒来,她念念不忘告诉丈夫在孤身一人的日子要继续写作,让文学激励燃烧最后倾于枯竭的生命。
很快学会做中国红烧肉
蓓琪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上世纪50年代她从瑞典来纽约留学,谈恋爱时,金发高挑热情敦厚的她就千方百计为董鼎山(当时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研究生)节约开销,婚后她相夫教子,很快学会做中国红烧肉,每逢春节把客厅布置得喜气红火,鲜花盛开,对丈夫的中国朋友们热情招待,平日家中客厅书橱壁炉厨房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她常常陪同丈夫出席许多她无法听懂一句话的纽约华人文化圈聚会,不是因为礼节,而是她从心底欣赏丈夫对文学的热爱与博闻强记。
她经常讲的一句话是:“Tim喜欢阅读品评美国所有出色作家的作品,写作与分享是他最大的欢乐。”恰如董先生常讲:“文学是我的生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每周给《读书》发表一篇随笔书评,如果说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以一己之力,第一次将中国现代文学系统地介绍到美国,那么纽约市立大学董鼎山教授则是文革以后,以一己之力将美国文学系统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记得1983年我在永福路上影创作楼里写电影剧本,与复旦中文系大学生争阅董鼎山引起轰动的开放思潮新书 《天下真小》,至今仍可随口背诵董先生评论福克纳、海明威、阿瑟·米勒、诺曼·梅勒、塞林格、卡波蒂的那些充满诗意的段落,譬如他笔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的名句:“每一个艺术家的目标就是用人工的办法抓住生活的动态,把它抓住不放;一百年后,有人探视,它又活动起来,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
我1985年来美国留学,不久结识了同住在曼哈顿东区的董鼎山夫妇,我们常一起看演出吃饭,讨论书籍电影,我曾经主持了《董鼎山作品讨论会》,近百名“董粉”热烈讨论座无虚席。我也常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领事孔晶一起登门拜访董鼎山夫妇。
定居美国近70年,董鼎山出版了二十几部著作,特别是近几年,他每周给美国《侨报》写专栏随笔,共计338篇,涉及时事、文学、政治、新闻、经济和美国大选方方面面,文采新颖,风格辛辣,引人入胜,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大使和里程碑式的学者。
董老有如此成就,其爱妻蓓琪的大力支持实功不可没。蓓琪兴趣广泛童心未泯,去年底听说我要去以色列和约旦佩特拉,特地翻出《纽约时报》与我讨论佩特拉历史:“我真想去!”
2013年我从南极回来给董夫妇送了一只木质小企鹅纪念品,蓓琪高兴极了,过几天她跑去商店买了个绒毛大企鹅,像孩子一样在电话里高兴地喊:“Julia,我搞来一只大企鹅!你快来看!”
84岁的老人,心境和孩子一样阳光灿烂。最后一次看到她是今年1月中旬,蓓琪已经确诊患绝症,但她仍然谈笑风生,照顾丈夫陪伴两个年幼外孙女。董先生非常担心夫人病情,在我面前谈起不禁老泪纵横,蓓琪还若无其事地为我沏茶,“Tim总是跌倒,我真不放心他一个人生活……”蓓琪轻轻叹息一句便离开,我默视她的背影,悲从中来。
他从未停止过用中英文双语写作
董鼎山夫妇在体型上非常相像,年轻时风度翩翩玉树临风,老年后瘦如仙鹤拄杖踽行。从2013年上半年起,董先生就讲他几乎不能出门,“时常跌倒,腿上脚上都是乌青块……我祈祷右手千万不能摔伤,因为要握笔写作……”多次听董老叙述他如何半夜在卫生间跌倒,蓓琪听到动静冲出睡房把他扶起,替他擦干额头伤口的血,夫妇俩在瓷砖地面紧紧拥抱泪眼蒙目龙。
天亮后,董老忍住腿骨疼痛,晃晃悠悠走到酝酿中的稿子前,握笔写作,跌倒后的一天他写了《美国新闻界一位巨星殒落》纪念本·布拉德利,他主编的《华盛顿邮报》曾以揭露水门事件蜚声全球。近年来338篇发表在美国与中国报刊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都是董老在身体非常虚弱的状况下以血泪写成!
“Julia,如果不是读者们那么喜欢阅读我的文章,如果不是编辑鼓励,我真不愿意活到这孤独、体弱,连门都无法迈出的晚年……”他常这么感叹。
他从未停止过用中英文双语写作,书房堆着高高的《纽约时报》、《纽约客》、书评影评、中英文书籍刊物和各种字典,他喜欢收看每晚新闻与政治辩论节目,有了感想立即写就。每次到他家,我脑海中总不由对比胡适晚年的纽约公寓生活,胡适除了“陪江冬秀打麻将,就是到哥大图书馆看中文报刊,无聊至极,几乎未发表一书一字。”(见唐德刚《回忆胡适》)
2月底蓓琪病情逐渐加重,董先生发表了“告别文学,告别生命”的文章,宣布封笔,以便一心一意照顾爱妻,这期间通过电话他常与我交流感受:“人活着的时候好好的,但最后时刻太残忍太痛苦,只有瑞士可享有保护尊严的安乐死,可那里太远,蓓琪和我无论如何也去不了……”原来医生估计可以活6个月,但不到3个月,她就去世了。
5月12日告别上海飞回纽约,我向餐馆订了一只刚烤好的北京鸭登门看望老人。非洲裔保姆倒茶,白色兰花和紫罗兰,干净的客厅与红色餐桌布让人睹物伤情,蓓琪的睡房还放着输氧呼吸机,董老白发苍苍,衰老消瘦了许多,眼泪汪汪:“我拉着蓓琪的手,她渐渐断气,一个好人,信奉上帝,为什么走得如此悲惨……”幸而他喜欢吃北京烤鸭,薄饼包着葱丝黄瓜丝连声赞:“香!香!”
饭后他把我带到写字台前,颤颤巍巍地说:“Julia,我和蓓琪在天堂见面指日可数了。南京大学明天派人来洽谈收藏我的书籍与藏书,要搞学术研究。中国著名大学已经收了唐德刚的藏书,我赞成这样的做法。可我心情沉重,每天早上醒来后最困难,满脑子都是她……没有她的每一个早晨都是如此艰难,家里空空荡荡,没人说话……”
老人流泪的眼里渐渐放出光芒:“我即将写的第一篇,就是关于蓓琪。她是希望我振作起来,好好地活下去……你看,我的纸笔已备好,只等情绪稳定,不再哭泣……”
轻轻拥抱这位比我父亲还年长三岁的丧偶老人,锥心刺骨,心疼心碎。在我眼中,他是枝叶繁茂的一棵文学大树,他跌倒,他哭泣,日子单调周而复始,理想依然燃烧。每当他坐到写字台前,由思想沉淀产生的文学激情宛如燃烧的篝火和纯洁的繁星,笔下的文字照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读者的思维,九旬虚弱老人在文海奋力划桨,以一枝如椽巨笔创作,令高山仰止。
这堪称生命的奇异恩典!他的生涯也验证了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那句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
亲爱的蓓琪,一路走好!
董鼎山先生,节哀保重。你不孤独。在中国在美国,成千上万的读者热爱你,为你祈祷。
你是影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华人世界的女作家,同时你现在的人生之旅,超越了92年出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许多许多。
你的有关德、法、俄历史的文化散文,波澜壮阔自抒胸臆,挥洒自如、足见你为何在1990年就被美国人称为曼哈顿女人。请谈谈您的思维和笔触,究竟是怎样从南北极又跳跃到窥探近代欧洲君王及启蒙运动思想家?
旅美作家·探险旅行家 周励
我的文化散文《十寻》反响较热烈,其中《和夏志清谈张爱玲》点击十万,“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回眸启蒙运动”系列《寻找腓特烈大帝》《寻找路易十四太阳王和曼特侬夫人》《寻找蓬巴杜夫人》《寻找路易十六断头艳后》《寻找伏尔泰》《寻找叶卡捷琳娜大帝、皇孙亚历山大一世和十二月党人》八篇也得到复旦、北大、华东师大等学者的推荐。
横向飞越马特洪峰,海拔4000多米,马特洪峰触手可及,山脊到山顶极为险峻。空中遇到强风,堪称惊心动魄!
爬过、飞过、写过、爱过……心旷神怡,马特洪峰!
也许这就是小学班主任对我的评语“爱憎分明,兴趣广泛”。我至今感谢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厚爱,感恩带到北大荒的两大箱书籍。
"阿波罗"11号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人类的文明都是相通的,譬如以下两句感人肺腑的探索者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阿波罗号登月宇航员
“在南极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许还是科考队员的最后一步。" — 冰穹A昆仑站建站领队杨惠根、船长王建忠。
感谢欧美俄澳极地先驱和雪龙英雄。“无论人富有还是贫穷,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本质在生活。“这是我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的感言,也是我穿越两座城市的心路历程。当然更感谢改革开放时代,改变了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命运。
上海 vs 纽约
【陈屹视线】 结语
和上海市作协原党组书记汪澜、第六代旅美知名导演陈苗登上雪龙2号,与杨惠根主任、王建忠船长,王硕仁书记在一起。
其实我跟周励的对话,开始了却还没有结束,现在不得不到此收笔,是因为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何会这样?此刻她正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博士邀请,和上海市作协原党组书记汪澜、第六代旅美知名导演、《上海的女儿》编导陈苗正登上雪龙2号,为即将在十月九日远征南极的雪龙2号送行呢!
这场【周励 vs 陈屹视线】的穿越访谈可谓匆匆来匆匆去,比周励年轻的我,永远赶不上她的步伐,不是因为我慢,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勇气去尝试那些冒险。
无论周励未来再如何挑战自己的新极限,直至今天她已经创造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第一人的历史!她把自己活成了80年代一位留学生最奇特的“传说”!
编辑:陈屹视线
校对:林栋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版权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留美学子】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穿越访谈》相见周六
回顾1-9期 延伸阅读
后台链接码(6001-6009)
穿越1我有狗屎运 光阴似火箭
穿越240退休骑行美国 牛娃儿子监狱义工·学霸女儿赤脚医生
穿越3发现德国: 战后德国多年并没反思,直到
穿越4从硅谷到纽约 职场母亲的历练
穿越5一个女人vs 三个'另类'男人的'战争'
穿越6条条大路通罗马 就是不通我脚下
穿越7耶鲁20年 我教学生·学生教我
穿越8出国差点被"毁" 多亏为他人做嫁衣
穿越9命运在被丢弃火炉之前 刹那"开挂"
【留美学子】已发1622期
相关链接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穿越10】一本书·两座城 曼哈顿女人的"前世"今生】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8844.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