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齐鲁制药被曝接受虚开发票 13.51 亿元
2025-03-02 13:58  浏览:69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来源:医药专利


近日,一则 “某头部药企与服务平台合作虚开发票 13.51 亿元” 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经《中国经营报》记者核实,该消息的源头竟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一份虚开发票案件判决书,而涉案的头部药企正是大名鼎鼎的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医药行业和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图片


01

惊天大案:13.51 亿元虚开发票背后的利益链

根据这份作出日期为 2024 年 9 月 13 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 3 日的 “赵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一审刑事判决书” 显示,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巢湖医统天下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向齐鲁制药及其关联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 13925 份,价税合计高达 13.51 亿元 。

事情要从 2018 年 8 月说起,北京医统天下创始人兼主要负责人冯某欣(已判决),瞅准齐鲁制药有套取资金用于账外支出及其他目的的需求,在巢湖市注册成立了巢湖医统天下,并与齐鲁制药达成合作协议。2019 年 3 月入职北京医统天下,后于同年 12 月担任运营部总监的赵某,负责管理、指导巢湖医统天下运营部,也由此卷入这场巨大的违法漩涡。

齐鲁制药按照巢湖医统天下的安排,提供了徐红蕊、束永进等 300 余名员工的身份信息,在巢湖医统天下的协助下,于巢湖市成立多家个体工商户并开设银行账户。而这些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公章,均由巢湖医统天下统一保管、使用,成为了后续虚开发票流程中的关键一环。

在没有接受任何药品推广服务和药品交易的情况下,齐鲁制药根据自身账外资金需求,按月通过邮件将对应资金需求的开票信息、资金回流账户等内容发送至巢湖医统天下运营部。运营部将信息上传至巢湖医统天下信息平台,生成结算单。随后,巢湖医统天下按照结算单,开具等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齐鲁制药及其关联的山东万润医药、合肥永吉医药、上海麦卡森医药、长春欣盛医药等公司(这 4 家公司均为齐鲁制药全资子公司,其中山东万润医药已于 2024 年 10 月 18 日被注销,长春欣盛医药已于 2020 年 9 月被注销 )。

同时,巢湖医统天下先后委托巢湖鑫怡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和巢湖胜德财务管理有限公司代理上述个体工商户,按照结算单金额 91%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巢湖医统天下。齐鲁制药及其关联公司收到发票后按照结算单金额转账至巢湖医统天下,巢湖医统天下再按照结算单金额的 91%,转账至齐鲁制药各省事业部实际掌控的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中,完成资金回流。就这样,一个看似 “天衣无缝” 的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的利益链条形成了。

在这场交易中,被告人赵某非法获利 10 万余元。不过,由于赵某在该虚开发票案件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法院判决其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3 年,并处罚金 5 万元 。而如今,巢湖医统天下已于 2024 年 2 月被吊销,冯某欣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也停留在 2021 年 9 月,曾经的喧嚣归于沉寂,但留下的却是一个巨大的法律和行业合规漏洞。


02

行业乱象:虚开发票为何屡禁不止?

其实,空壳公司为医药企业虚开发票的案例并非个例。许多被曝光的案例中,空壳公司收取的费用一般是 6%,而巢湖医统天下收取齐鲁制药的开票费用高于一般水平。这些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的实际用途,往往是给医药代理商以及医务人员的灰色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到虚高的药价上,最终由医保基金和患者买单,不仅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药市场秩序。

图片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个人犯罪的,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如此严厉的法律制裁,却依然没能阻挡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方面,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虚开发票可以帮助企业套取大量资金,用于一些不正当的支出,如商业贿赂等,以换取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合规意识,为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指标,对企业的监管存在漏洞,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03

齐鲁制药回应了吗?医药行业将何去何从?

事件曝光后,各大媒体纷纷联系齐鲁制药方面进行求证。《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齐鲁制药未获回应;山东头条  记者电话联系时,相关部门表示不太清楚此事,也无法进行答复;中国青年网致电齐鲁制药核实,相关负责人表示尚不清楚具体情况,将进行核实 。截至目前,齐鲁制药仍未就此事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和态度,这也让公众对其后续的处理措施充满了期待和质疑。


04

问题没解决,解决了暴露问题的媒体?

《中国经营报》发文17小时后,百度还能看到,链接已经看不到了

图片
图片


05

仅有齐鲁吗?还有其他企业吗?

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而言,齐鲁制药接受虚开发票这一事件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再次提醒我们,医药行业的合规建设刻不容缓。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医药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的大背景下,医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合规体系,杜绝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发票开具、资金流向等关键环节的监控,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只有通过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的双重作用,才能让医药行业回归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真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服务。

这起 13.51 亿元虚开发票案件,不仅仅是齐鲁制药一家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医药行业需要共同面对和反思的挑战。我们期待齐鲁制药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也期待医药行业能够以此为契机,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走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未来。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齐鲁制药被曝接受虚开发票 13.51 亿元】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quote/11230.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