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安利”和“内涵”,怎么就成了动词?
2024-11-14 21:41  浏览:9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念缓,编辑:詹茜卉,校对:苗祎琦,原文标题:《名词为什么可以“动词化”?这篇“安利”给你!》,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安利”和“内涵”,怎么就成了动词?

“诶诶,给你安利一个最近的宝藏博主,期期干货,绝对不水视频!不信你可以百度一下!”

放到网络聊天里,这样一句热情推荐没有任何问题。可要是放回字典里,指不定得让人们一头雾水——这些“板板正正”的名词,怎么用着用着,还真成了动词?

再细数数,将军、真相、内涵……越来越多的名词,往句子里一放,冷不丁地就“动”了起来?

是的,你真相了。来源/动画《名侦探柯南》截图

这种奇异变身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名词动用?不是新鲜事儿

能肯定的是,把名词“动”着用,不是新鲜事。

说得直白点,无非是让名词顶着自己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走上动词的岗位。这一点,对着大好河山、诡谲朝堂写诗作赋、谈道论理的古人就已经有了发言权。

总有那么些名词,用着用着,就得干起动词甚至状语的活儿。比如,“从左右,皆肘之”。要把肘真想成手肘,那就甭想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相反,肘在这里,偏偏就是用肘撞的含义。再比如“一狼洞其中”,不把“洞”解释成“挖洞”,估计连狼自己都能对自己的处境一头雾水。

能动起来的不只是它们。大伙最熟悉的得是曾入选语文教材的“炼字”经典、王安石的《泊桥瓜洲》。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知曾多上次登上大家的语文考卷。可细细琢磨琢磨,甭管把“绿”看作形容词还是名词,怎么着都和动作沾不上边儿,可好巧不巧,绿这么一“动”,倒像是一笔晕染,不仅让江南岸换了新装,更让整句诗活了起来。

山水册《江南新雨》。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点魔法,对一众学子来说更不算稀奇,不就是词类活用吗?不止如此,早期的训诂学里,就有学者一本正经地解释过这个现象。比如,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就曾明文提到的“实字活用例”。到了晚清的专业论著《马氏文通》中,词类活用更是成了正儿八经的语法问题,相关的研究也随着展开。

愣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也能说个明白。有学者指出,诸如此类的“名词”动着用,甚至比它更为广泛的“活用”现象,说到底,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据推测,这是因为上古汉语里本身就存在一批“综合性动词”,简单点说,便是这词儿“名”“动”通吃,既能表示动作,也和与动作相关的其他含义沾点边儿。

举个例子,“启”,本身就有打开、开启一类的动作含义,可要说它代表“门”“户”等名词对象,在古汉语里也能说得通。要是名词、形容词也来凑凑这个热闹,活用现象也就发生了。什么“雨”“衣”“冠”都是差不多的路子。不过,伴随着古汉语的发展,这种现象也在悄悄变化,甚至开始衰落。

但这并没影响现代汉语的名词来“蹭”波热度。不信,来看看下面的解释题。

今天我也来淑女一下。

他昨天大款了一回。

离插头远一点,可别被电到。

……

说古汉语里是名词活用,那这些冒着日常生活气儿的表达,又该怎么解释呢?

还真有研究者继续“刨根问底”。有人认为,这“锅”得让语法来背。传统语法认为,一个词的含义是天生固定的,到底是站队名词,还是去动词堆里挤热闹,也全靠这些含义来划分。但问题是,这样的人为“归类”没办法做得完美,划分标准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所以,有些名词和动词自然“搅”在一起,我顶你的岗,你领我的薪水。

不难猜到,这种“搅和”到了语言极大丰富的当下,又变了一轮模样。

动次打次?网络再添把火

曾有人满腹疑问——词类活用那么普遍,怎么古时候那些“身兼两职”的名词用法,都没流传下来?道理其实简单直白——用的人越来越少,自然“灰溜溜”地退了场。

正因此,有研究者给“动”着用的名词起了个特别的外号——境迁语,顾名思义,这些名词原本也算意志坚定,无奈交流环境一变,被“语境”一怂恿,不仅意思变了,一没忍住,连词性能“改弦更张”。

说到这种“怂恿能力”,网络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赛博空间开启,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敲得响亮,大伙儿聊得热火朝天之时,就有这么些名词,活生生地“动”了起来——

1. 按头安利

往前倒个几十年,翻遍新华字典,人们怕也是寻不到“安利”的踪迹。

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用消费品公司安利(Amway)逐渐步入正规,随着其业务进入中国,安利推销员的销售口头禅“你听说过安利吗”也逐渐为人所知,由于发展势头迅猛,这种推销句式也渐成社会流行语,大伙拿它插科打诨、戏谑玩梗,搞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人们一听到“安利”,真就能联系到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上去。

对“安利”而言,这么强的“上头”能力,光待在商业词汇里可不是委屈了?这不,21世纪后,脱胎于动漫文化的二次元文化席卷亚洲,自带感染力的“安利”就这么寻到了新的青眼。被二次元借用后,“安利”简直“如鱼得水”,褪去了原本的商务色彩,顶着“推荐”的本意,成了漫友们日常交流甚至跨“圈”推广的常用语,被欢迎程度也是直线上升。随便找个二次元网站看看,除了动漫,美食安利、偶像安利、图书安利……那架势,绝对不亚于捅了“安利”的窝。

2. 真相了!

一众被“强行”动着用的名词里头,“真相”估计是最难想通的那一类。

事实、客观、真实的信条,“真相”满脸都是正气,怎么着也不可能“变性”。

偏偏网友们就是喜欢挑战不可能。

往真相后面加个“了”“着”,感叹号这么一放,一切都齐活儿。原本描述事实的“真相”,硬生生地成了事件的播报器,有了“告知事实”“实情显露”的意义。用得多了,句式还能接着变,认可谁的观点,同意谁的想法,不用拍案叫绝,也不用点头如捣蒜,直接一句“XX真相了”,自然就能词句达意,让对方心灵神会。

3. 请不要内涵他人

和真相一样“委屈”的,还有“内涵”。

可不,照原意解释,内涵要么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要么表示内在的涵养。这么个“行得端”“坐得直”的名词,进了网络的车马场,忍不住“动”起来不说,还沾染了点儿调侃、嘲讽甚至“阴阳怪气”的味道。在线上,“内涵”的登场还不是那么容易。必得是无形中的映射,巧妙而不露声色的含沙射影、话里藏话,才能真正扛起“内涵”的名头。用法也相对固定。还得是“内涵他人”“有被内涵到”“这话是在内涵”等经典表达才能把那股子巧妙劲儿发挥到淋漓尽致。

谢谢,有被内涵到。来源/微博@人间搞笑指南

4. 水一水

说起“名词动用”,大伙儿玩起来还真不挑词。即便是最日常不过的名词,也能“改造改造”。

比如“水”。《现代汉语词典》里头,“水”一共有八个解释义项,和“动作”却都是八杆子打不到一起。

可耐不住网友们大开的“脑洞”。再浓稠扎实的“硬货”,被水冲洗、涤荡一下,终是难逃被稀释的命运。这个过程,拿来形容大伙儿“应付”“敷衍”任务的心境和动机,岂不是正正好好?甭管“水”本身愿不愿意,大伙儿的表达欲反正高涨了起来,什么水一水作业,水一水视频,水一水朋友……

“动次打次”到了一定程度,大伙儿发现,中文里的名词儿好像不够用了?

伴随文化的交流,网友们的视线,再度移到了其他领域——

5. 我今天好emo

Emo,其实是EmotionalHardcore的缩写,被翻译为“情绪硬核”,是摇滚乐中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自我反省式的歌词。这种音乐形式最早产生于上世纪末期美国的中西部,受到很多独立唱片公司的推广,甚至逐渐成了一种主流文化。

可飘洋过海之后,原本的摇滚音乐形式突然变了身。emo成了网络语境中“情绪化”的绝佳渲染。不开心了,可以emo,焦虑了,可以emo,甚至紧张了,也能emo。流行到一定程度,甚至登上新闻标题,让一众媒体也成了“防”emo的情绪治疗大师。

化身预防emo“大师”的媒体。

6. Duck不必

除了音乐,意指动物的名词也能被“玩”出花。

2019年,一次直播间的售卖活动中,“卤鸭”商家的一次粗心上错了产品数量,主播趁机调侃:“老板你的鸭肉从哪里来?全中国的鸭子都要被你家杀光了吧!”

网友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纷纷接梗——duck 不必!鸭鸭惶恐!

卤鸭发没发出还是后话,可这融通着中西话梗的Duck不必彻底流行了起来。Duck甚至还没回归神来,便从鸭子的特定名词活生生地被拉扯到了新的话语场,成了大伙儿表达否定与拒绝的“动词新宠”。

突然变“性”?日子过成了诗

瞅着这些叱咤古今的“名词动用”,人们不由唏嘘一句——是不是玩梗惹的事?

这锅,“梗”可真不愿意背。

事实上,藏在这些“动”起来的名词背后的,远远不止一两句戏谑与打闹。真有人曾试图打开这些“变性”现象背后的黑箱。

举个例子,我们老说,弓着腰、弓着背。或者,这样的丑闻想盖也盖不住。

说是词类混淆也好,身兼多职也罢,可为什么,遣词造句的那瞬,咱们压根儿不会感到奇怪呢?

不是判断能力断了线,相反,这一词一句的“变身”,恰恰是人类最熟悉不过,却也最精彩神奇的思维写照。

正如有学者的研究结论,名词动用的实质是一种修辞,它的背后,藏着的正是我们天生便具有的隐喻和转喻思维。这种思维,便是从邻近和紧密联系的事物中去获得语言形式,来帮助我们去理解其他事物,再直白点,便是在联想和转换中,舒舒服服、自然形象地形成我们的理解。

我们说,丑闻盖也盖不住。实质上,便是把抽象而不可感的丑闻想象成具体的事物,如同桌上的那杯茶、那碟盏,盖子一盖,人们便看不见了。比如“内涵”一出,仿佛世间之事也成了那一个个独立而灵动的语词,需要人们沉下心来琢磨与考究。又像王安石的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不就是将眼前的大好河山类比为一块绮丽壮观的画布,让春风成了饱蘸彩墨的画笔,风过之处,满眼生绿,草长莺飞。

或许,正如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感慨的——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就是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方式。

当然,这些“动”起来的名词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十分鲜活,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约定俗成的词语广为流传。但我们也需注意到,很多动词化的名词仍然停留在网络用语阶段,能真正转为规范用语的还是少数。所以,日常沟通归沟通,在正式场合里,我们还是要注意汉语的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沈家煊.名词和动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束定芳主编.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李克著.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祝克懿主编.多学科视野中的当代修辞学“望道修辞学论坛”论文集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郭静.基于识解理论的名词动用现象分析——以网络流行语“真相”为例[J].汉字文化,2013(03):62-65.

杨荣祥.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本质与产生环境[J].华中国学,2016(01):31-46.

邵燕君,破壁书 网络文化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安利”和“内涵”,怎么就成了动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quote/836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