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记忆力惊人,甚至有外国学者形容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做笔记。后来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于是有了读书必做笔记的习惯。他每读一书,都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也不忘在行李箱里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阅读。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著作时,主要资料来源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我们来说,做读书笔记难道不是更加必要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但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而且做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现在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在放学后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孩子们阅读的素材不仅仅是课本,更多的是课外书,有趣的小说、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这些都是孩子们捧着书爱不释手的原因。
但是,仅仅书读得多,若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与效果。因此,一般老师都会建议孩子在读书时记读书笔记。但是初中生的读书笔记到底是怎么个做法?是划重点还是抄书?
明确目的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做好读书笔记的目的有三个:
①让书物有所值
②加深记忆与理解
③为己所用
在做读书笔记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第一部分:图书信息
第二部分:优美词汇
第三部分:精彩句段
第四部分:阅读感想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如何写读书笔记比较高效。
ntne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size: 4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nten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line-height: 25.6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图书信息ntne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size: 4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nten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line-height: 25.6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优美词汇ntne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size: 4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nten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line-height: 25.6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精彩句段ntne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size: 4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4ntent="t"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line-height: 25.6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阅读感想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就害怕了。言之无物,不知写啥。阅读需要用心,用心阅读就会生成一种东西。阅读感想就是阅读后内心生成的一种感受。阅读的过程,不仅只关注故事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结构,以及故事内容里所抒发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则会迎难而解,下笔有言。
关于老师成年人的读书笔记,我们看看吴教授的建议。
1、总是静不下心来,对于文章的理解过于浮于表面,怎么办?吴老师:“总是静不下心来”和“对于文章的理解过于浮于表面”这是两个问题,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我们分头来解释,“静不下心来”我们得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让自己最初可以静下来,用比较短的时间静下来,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对于文章的理解过于浮于表面”,这是一个认知深度的问题,要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让自己能够在认识的深入的过程中增加对文章的理解。2、感觉读书有用,但是读了记不住,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是不是一本书得多读几遍?吴老师:读书讨论中历来有两个观点:1、要广泛地去阅读。比如说在多长多长的时间里面读了多少本书,这是扩大阅读的视野。2、抠住一本书,深入地去读。这两种方法都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两个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去用。如果说读了记不住,我想如果我们能够读了,了解其中的思想,能够关注其中的思想,比较好的去理解其中的意义,就已经很好了,慢慢,慢慢地能记住多少是多少,读书不会或不应该完全以记忆为目的,但是一点都记不住,或让我们有一点没有收获感,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多记一点。一本书是不是得多读几遍,要看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读几遍,通常一本经典,在不同的阶段去重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就像卡尔维诺说的:“所谓经典,并不是我们正在读的书,而是,我们正在重读的那本书,每一次读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能够带来新的体验。”吴老师:相对这个问题,我们要看读的什么书。如果是专业的阅读,当然要做一点笔记。如果是文学性的、娱乐性的阅读,那要看大家的阅读习惯。我并不主张所有的书在阅读的时候都要做笔记。我非常主张专业阅读的时候要做笔记。今天谈读书笔记的做法时,主要谈的就是专业阅读中的读书笔记。在其他门类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做阅读笔记。消遣性的阅读,做不做笔记,关键在于自己。4、从积累和写作的角度来说,读一本书我们应该获取哪些东西?吴老师:语文老师从语文的角度,要关注在阅读与鉴赏中,去梳理与探究这本书里边的表达方式,梳理它的词汇,积累词汇,并且积累和获取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更广大的、更宽泛的学科老师来说,一本书一定有内容与形式。从内容上关注它的主体内容和主体思想;从形式上来说能关注多少就关注多少。1、《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圈点笔记
拿到一本书逐字逐句地翻一遍,有的时候是逐字逐句地看,有的时候会逐字逐句地过一遍,“看一遍”和“过一遍”都是为了要了解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我现在打开的这一页,就是我自己的一个阅读笔记:一边读一边就会圈注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圈注的过程是我整体了解这本书在写什么,也是整体了解这本书有哪些主要的概念,我通常会在每一章的开头把这一章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写在标题下面。这样就可以通过主要概念或者说关键概念去了解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就是自己耐心地在这本书里面走一遍或者叫行走一遍,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的笔记就用“圈、点、勾、画”这样的四种形式,我们传统的笔记经验就行了。比如:看到一个概念,把这个概念画个方括号;看到一句重要的句子,把这个句子画个波浪线;看到一种观点,需要在这个观点旁边写一点自己的思考。有时候还会有一点小表情这样的一个记录,比如:惊喜、若有所思(表情)……一边读一边做记录,互动式的阅读,好像是自己在跟作者在做对话一样。这样这些信息,就会对于我生发出一些新的意义,这些信息里面跳脱出来的那些内容,也会跟我和我的教学生活、学习生活有一些联系。完成这一遍圈点笔记之后,就会做一张提纲笔记。提纲笔记主要呈现这本书十二篇它们内在的结构,假如有这个内在的结构,你就知道这本书核心的概念是什么,核心概念之外整个的组织结构是什么。做完整本书的提纲笔记之后,就大概了解了这本书的大纲、小目和主要的思想。这些大纲、小目和主要思想就成为我们阅读这本书的基本的概念框架。具体到每一章,还需要提纲笔记的方法,每一章一篇提纲笔记。通过整章的和单篇的提纲笔记,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这样的一个整体的结构。阅读大纲、小目,是这一类书阅读最重要的一个任务。通过大纲、小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怎样发现问题的,他是怎样思考并完成研究过程的,而且我们也能看到,他表述过程中内在的逻辑和他表述语言的内在关系。吴老师:做摘抄笔记不会做零散式的。选用活页本,这样同一个主题的摘抄内容可以比较好地挪移到一个部分里面,便于日后的检索和引用。比如说《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在摘抄笔记部分(有图片)我重点摘抄了“巴班斯基对‘最优化’的阐释”,也在摘抄的最下面一行,要清晰地标注:谁著的(国籍),谁译的,哪个出版社出版,出版年份,以及摘抄内容所在书的页码。重读经典,经典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对我们有着长时段的指导意义。 (由3页连续摘抄笔记,对“巴班斯基‘最优化’的阐释”进行解释,以及推进过程,用到的一些概念。)摘抄之后进行比较:巴班斯基最优化的提出是从哪些方面去讨论的,它最优化的、最大的两个变量或者说讨论最优化的最大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反思:我们现在的教学距离巴班斯基所说的“最优化”还有多远?这就是摘抄笔记。摘抄笔记常常拿出来看。比如说《论教学过程最优化》2008年,2018年和今年分别重读了这本书。这三次重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重读时,可以先翻阅原有的摘抄笔记,翻阅摘抄笔记的过程就是重新建构这些内容之间的关联的过程。这些书还有一个特点,你觉得自己读的挺懂的,它的每一句话阐述意思挺清晰的,过一段时间重读,你就会在这些意义里面生发出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摘抄笔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把这本书里重要的、相关的论述、集中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重读的时候用比较短的时间做专题化的阅读,比如说巴班斯基有“最优化”的阐释;有对完整教学的阐释;有对区别教学、差异教学……概念阐释;这些阐释分布在他的十二篇里,重读时,可能重读不是整本书的观点,现在考虑双减背景,讨论“区别教学”,我们要寻找理论依据,就把“区别教学”的章节重读,重点看与“区别教学”相关的摘抄笔记,反复看,重点看巴班斯基的主要观点,使用的核心概念以及他在阐述的过程中采用的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摘抄笔记如果用主题性的摘抄,有利于我们对一个问题重复性的、多次的思考。重复性的、多次的思考更有利于我们生成新的认识,提升我们对这个问题原有的认知水平。(1)形式上:用活页纸做摘抄。(可以把类似的摘抄集中在一起、相关内容的摘抄放在一起)a.通过比对作者前后论述,能够看到作者清晰的脉络。b.摘抄笔记有助于结构化的完整,有助于认识的深入。重读这段话的一个契机是:一个老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跟我说“怎么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呀?我是不是要专门上一些课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于是我就把巴班斯基的这段话拿出来做了一个讨论:巴班斯基在这本书里面就兴趣,怎么样培养兴趣有这样一段文字,现在看来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惊奇、精神上的感受可以使一个人情绪兴奋。……”我与这位老师一起看了这段文字,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兴趣。“情绪、兴奋”只是一个引子,假如我们错误的把情绪兴奋就当成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错了。他只是有兴奋可以更积极,这是形成兴趣的第一步,真正的兴趣在于他攻克了难题,攀登到了认知的一个新的高度,带来的这种成就感和愉悦感,所以兴趣源自做事情,而且要源自他做成了。很多孩子是一种做式思维,而不是成式思维,他把这事做了并没有做成,老师要帮他的是能够把这件事在做的基础上让它成,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这段文字,我就写了一段心得笔记,笔记的题目就是“真正的学习兴趣”,我想真正的学习兴趣,就讨论了一些什么叫做“情绪兴奋”和“学习兴趣”。我们错误的把课堂上学生的一阵哈哈当成是学习兴趣那就会误导我们的教学追求。谈论心得笔记的过程中,我还会讨论完整教学这个概念。(出示2018年写的一段心得笔记。)听课的时候总会听到老师说没讲完,我总会追问一句:学生学完了吗?被追问的老师大多一脸懵的看着我,也许是因为她还没有想过“教的完整”和“学的完整”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为了确保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我们需要舍弃一些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教育就是把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目的在于他们未来有更好的发现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得完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得完整。巴班斯基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教学效率不是决定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东西,而是决定于学生本身在课堂教学时间里掌握了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体验过没教完带来的郁闷情绪,也许巴班斯基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转变认识,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这节课的完整性。有了这样的思考,可能我们原以为的负面经验恰恰是正面经验。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关注、实践,形成我们对教学新的认识,借助基本的教育教学原理,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做心得笔记的时候,我们会把这本书跟自己见到的教学现象建立关联。读《教育心理学》时特别艰难,理论名词离自己很远,后来就边读边想:这个名词跟我教学中遇到的哪个现象是相关的?在概念旁边补充我遇到的例证。慢慢地在现象与概念之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联系。我想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了。心得笔记的第一个角度:在这本书的观点和自己的教学之间来建立联系。心得笔记的第二个角度:把自己以往的思考的一些事跟作者思考的这些事情来建立联系。比如说这次重读,我比较关注巴班斯基对义务感和责任心动机的阐述。义务感和责任心动机迫使学生努力去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以便尽管对该作业没有兴趣,但仍坚持获得必要的结果,具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动机,为随后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那种兴趣是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高兴心情有关的。巴班斯基提出了培养学生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具体做法,主张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具有社会意义的观点。有位老师质疑:“我倒不觉得我的孩子缺少义务感和责任心,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姐姐说——到这个年龄就得干这个事。”小孩子这样说很可能因为曾经听到别人这样说,他知道这句话并不意味他懂得这句话的道理。一线老师对这个观点怎么看?家长对这个观点怎么看呢?我们常常批评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这个动力是否能够通过培养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来增强呢?这都是需要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当然,首先要确定的是,我在阅读中的发现,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还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却是有关注的价值。这个角度在讨论我认为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与巴班斯基所认为的一样不一样。比如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到过“区别教学”。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提出“分层教学的陷阱”。第一个方向:看概念与自己的教学现场、教学情境之间的关联。(用自己的教学情境去解释或者说努力解释在书中看到的基本概念)第二个方向:这个观点跟自己已有观点的差异,借助书中提供的观点来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原有的观点,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第三个方向:要对比这一本跟其它本书当中观点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对比点,去思考,来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心得笔记我们就跳出了情绪记录,比如说我读这本书时心思是怎样的?获得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这就进入了理性思考。这样专业的阅读笔记跟文学阅读的心得笔记就不同了。其实文学阅读的心得笔记更类似于我们阅读过程中的一个自我体验,类似于我们跟作者的对话,如果细想起来,大致也是这样一些角度。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些形象,一些主要的情节、主题,跟我的生活有没有建立关联?这本书当中提到的情感,我有没有类似的情感?这本书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跟其他说表达的情感、思想有没有相同或不同?1、整本书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反思笔记”内容梳理。
2、阅读关键词(比摘抄笔记更清晰)。
3、做实证材料的补充。(实证性的笔记)把书读厚。
为了实证教学目标的不断变化,年轻教师所做的实证性材料补充。
4、提出问题。
书籍:通常是一套,具有稳定性、系统性,通常在思想上高于一般的认知水平(经典书籍)。它的稳定性、系统性、体系性是突出特点。期刊:更多关注的是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时代性,比较多的追热点话题。期刊与书籍是互补,但期刊的问题是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