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3月31日上午,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新政,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取消限售政策,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置换改善需求。
这意味着,南京执行近8年之久的商品房限售政策宣告终结。
另外,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多范围继续扩大,从购房者本人和配偶可以参与公积金使用,扩大至购房人多父母和子女,支持购房人通过家庭互助,拓宽购房资金来源,减轻购房首付压力,被称为公积金“全家桶”政策。
除此之外,此次南京新政还包括加大45岁以下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促进并给予购房合同金额1%的补助、加快满足被征收群众安置需求、盘活企业存量闲置资产等政策,被称为“房七条”政策。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限售政策的取消、公积金“全家桶”政策的出台,对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提升,有最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公积金’全家桶’政策的实施,在南京这类机关单位、事业单位、高校院所等较为集中的城市,对公积金存量有一定的撬动作用。”一位南京房地产从业者认为,公积金本身就有定向使用的方向,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进入购房市场,可能存在一方面在手资金不足以支付首付,另一方面父母的公积金账户又有大量余额的情况:“与其还要占用流动资金,不如把本来就低利息的公积金存款盘活。”
而此次新政中,最受关注的还是限售政策的取消。南京商品房限售令开始于2017年5月,政策初衷在于抑制投机性购房,稳定房价。随着之后楼市走势发生变化,先是在2022年5月,对预售商品房的限售时间,从“取得产权证满3年”,改为“合同备案日期满3年”,由此缩短与受访的限售周期;2024年11月,限售政策对新购房家庭和二孩及以上家庭进行部分松绑;时间推进到2025年3月31日,限售政策宣告全面取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南京退出限售政策相对较晚,之所以时间上有犹豫,是因为担心退出限售政策之后,南京二手房挂牌量会大幅攀升,对房价造成冲击,从而拖累新房价格、购房预期以及土地出让等:“所以各地在退出限售政策上都比较犹豫,尤其是热点二线城市。”
他认为,当下南京出台取消限售的背景,一方面是认为随着近3年时间的调整,房价快速下跌已经告一段落,泡沫基本出清;另一方面国家在新时期对住房定位转向了大宗消费品,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以旧换新”的促进下,住房的带动作用尤为巨大:“新的住房定位下,不是对住房流通性的阻碍,不是控制而是引导,正在从过去的‘堵’变成未来的‘疏’。”
根据南京网上房地产公布的数据,截止3月31日上午,全市存量房总挂牌数量接近14.2万套。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月二手房网签面积72.1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8.1%,备案成交61.77万m2,同比增长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