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民族振兴的脊梁,是我们最应该追逐的明星!
来源 | 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作者 | 北风
51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全世界都能收听到“东方红”的音乐。
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定为“国家航天日”,纪念这一天的伟大意义。
在今天的眼光看来,东方红一号形态类似球体,直径只有一米,重量只有173公斤,也就是两个成年人的体重,几个壮汉就能搬走。
这样“渺小”的一颗卫星上天,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导致世界震惊,举国铭记?
新中国频繁遭遇核讹诈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话:国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奠定了国防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基石。
两弹一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那毁天灭地的战争武器,【东方红】和它们的气质一点都不搭呀!
要明白中国两弹一星的意义,先要明白我国建国之后,遭遇的多次核讹诈。
根据公开史料,中美两国都有记载的美国第一次核讹诈,是在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定谈判过程中,美国政府将原子弹运到..冲绳,以原子弹威胁中国屈服。
但实际上,国内毛主席的讲话中提到过:“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都用原子弹威胁我们”。
美国1952年的总统大选,杜鲁门卸任,艾森豪威尔上台,所以杜鲁门的原子弹威胁,还在1952年之前。
毛主席曾经在1946年与美方代表会谈时,发表了“原子弹是纸老虎”的观点,以应对当时美国用原子弹威逼中国国共双方和谈。
并且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取得优势后,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美国可能考虑对中国使用原子弹,毕竟这是我们的一种新式武器。」
由此可见,在1953年之前,美国已经三次对中国进行核讹诈。
1954年9月,人民..炮轰金门之后,美国政府也在1954年,1955年两次威胁中国政府,一旦对..动武,美国将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除了美国的五次核讹诈,与中国关系复杂多变的苏联也不算是个好邻居。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发生了武装冲突,苏联吃了大亏,当时苏联的强硬派主张对中国实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苏联为了对中国动用核武器,还提前和美国协商,希望达成一致。
美国当时却将这一情报第一时间通报给中国,因为他们需要苏联周边有一个保持敌对的强大敌人。
1969年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原子弹,导弹,氢弹的实验,只是缺乏威胁到苏联的“洲际投射”能力而已,因此在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依旧会遭遇核讹诈。
破解这一切的难题,是将核武器运出大气层外然后进入敌国领土上空的“发射技术”。
中国构建核保护伞
“请转告..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这是法国科学院院长、对华友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给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建议。
约里奥·居里,是中国核武器研发之父,钱三强的导师。
在毛主席唯一的一次出访苏联过程中,以及后来..出访苏联时,都曾经在行程里提到希望参观苏联的核设施。
苏联政府却全都拒绝了,只让我国领导人观看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纪录片。
毛主席后来回忆当时看影视资料的感受,对身边警卫员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可是苏联的斯大林并不想中国搞核武器,他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足够了。
保护自己的盾牌,如果长期握在别人的手里,迟早也会变成收割的屠刀。
美国敌对,苏联不支持,中国的核研究起步就是在围堵中自力更生。
直到经历了朝鲜战争,中国用三年时间,证明人民..足以对抗十六国联军的坚定意志,苏联对中国的援建才全面展开。
到了1955年,中国希望苏联在援建中国重工业的基础上,也援建军事核工业。
1955年4月27日,钱三强与苏方谈判,签订了两国发展原子能的协定,协定包括:
由苏联帮助中国建造一座功率为7000千瓦的重水实验反应堆,以及一台磁极直径为1.2米的回旋加速器,并接受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核物理研究人员赴苏培.和实习。
也是在1955年6月,一封来自海外的求救信,避开了美国特工的筛查,传到了科学家陈叔通手里。这封信的主人是钱学森,他曾经是陈叔通的学生。
钱学森在信中说,自从他1950年向美国政府提出要回国之后,已经被美国政府非法拘禁五年了。
周总理很重视这封信,让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会谈的王炳南,并对王炳南指示:「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联合国大厦举行。
会谈开始后,美国大使约翰逊宣称,美国政府在1955年4月就取消了扣留中国学者的法令,允许他们来去自由。
王炳南亮出了钱学森寄给陈叔通的信件,让美国代表措手不及。最终,经过激烈而复杂的博弈,美国政府只能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钱学森回国初期,我国的原子弹研发进程依旧是一穷二白。当时主要还是寄希望于苏联的合作。
可是苏联却为了缓和与美国的对抗氛围,多次延缓1955年核援助协议的执行。
核反应堆的援建非常缓慢,核弹模板苏联也压着不发货,仅有中国派出留学生学习,以及苏联援助中国专家开设学习班的条款得以执行。
可是对华态度不同的专家,传授知识的热情与专业程度完全不同,并没有系统传授我国核技术知识体系。
到了1957年,苏联在压着部分援助条款未执行的情况下,提出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用来指挥苏联海军的要求。
这一建议,让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都很为难。因为允许外国军队在中国建设军事设施,这是侵犯..,对于长期被外国军队瓜分殖民的中国尤其敏感。
最终,我国作出灵活处理:长波电台由中国选址,中国建设,主权归属中国,但允许中苏两军共用!
在长波电台的建设还在交涉中的时候,苏联政府又提出了要在中国港口建设潜艇部队,驻扎中国海港的要求。
在毛主席拒绝了苏联大使之后,赫鲁晓夫亲自访华施压,最终我国在主权问题上决不妥协,从而导致中苏决裂。
1959年6月20日,苏联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
我们和西方国家达成协议,都想禁止核试验,并且快成功了,如果这时候被他们知道,这些核武器样品和资料交给中国,那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环境……
信的结尾,苏联回到了五年前的立场:一旦发生战争,苏联拥有的核武器保卫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
也就是说历经五年谈判,中国核弹靠苏联的路线被彻底堵死。这封信没有堵死中国人的原子弹理想,反而让国家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工程命名为“596工程”,就是为了牢记59年6月份这封“决绝封杀”的信。
有核弹,要射得出去才行
1959年9月初,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进行了3天会谈。
有记者问他和美国人谈了些什么,赫鲁晓夫回答:「和平、友谊!」
虽然媒体报道没有公开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的谈判细节,可是对美妥协的赫鲁晓夫显然在“核发展”问题上转向美国,两国决定一同给无核国家套上枷锁。
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没有退缩,无数天才科学家,选择为国隐姓埋名,扎根罗布泊,建设核基地。
1964年,我国在核试验场建起了百米高架,用来托举第一颗原子弹。
10月16日,轰的一声巨响,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试爆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在西方社会引发巨大震撼之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军事工业翻开新的一页,拥有了国际话语权!
另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原子弹只是在百米高架上引爆。这种原子弹,除了在自己国家境内进行“自杀”,没有任何威慑力。
当然,中国可以沿着核弹小型化路径发展,最终将原子弹研发到美国投放广岛,长崎的“小男孩”核弹大小,才有国际威慑力。
可是哪怕是“小男孩”那样的核弹,也依旧要有空军夺得制空权,才能到对方本土大城市上空投放。
当时中国空军与美国苏联空军的差距,一点都不比核武器小,根本拿不下制空权,原子弹就失去了威慑力。
那么要扩大原子弹的威慑力,靠什么呢?
我们经常听到“两弹一星”这个词汇,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两弹一星的解释是模糊,甚至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