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我们谈论和探究生活的真相,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也常陷入习惯的泥沼或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
但正如 叔本华所言: 「生活就像一幅油画,要欣赏它的美,就必须站远一点。」有时我们需要历经风暴,才懂得欣赏阳光,对生活重新燃起热情。
今天特别讲述有关于生活的十二个真相,略显残酷却至关重要。愿你能有所领悟,从不同视角看待生活,由此开启无悔人生。
只有愿望与能力相匹配
才可能拥有理想的生活
或早或晚,我们终会离开世界
随着身边人相继离开,我们终会意识到:或早或晚,在生命的某一刻,我们也将离开尘世。这种死亡的不确定,既是恐惧,也是幸运。
乔布斯曾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几乎所有事,包括荣誉、骄傲以及对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而留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 「当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价值。」
知道自己时间有限,从临终的角度反思,能帮我们看清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既然一无所有,那么再无理由不去追随内心,以更有意义的方式,重新构建生活。
正如尼采所言: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究要失去它。」
没有努力的天赋,毫无价值
生命如同一场奇幻之旅,从开始就是残酷的竞争,包含着天赋、努力和幸运。而人生不过就是这三种力量,在不同的阶段不断上演。
成功是天赋、努力和幸运的三位一体。遗憾的是三者之中,唯有努力是可以主动掌控的。而在天赋基础上的努力,更有可能收获幸运。
所谓的成功,不是指赚多少钱,而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成功。
天赋和幸运都有代价,必须用努力偿还。否则哪怕目标近在咫尺,如果没有持续努力,依然遥不可及。
如果说努力是基石,那么幸运和天赋都如同放大系数。能够强化和放大我们努力的结果,但终究无法弥补没有付出努力而带来的缺陷。
事实上,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达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物质财富,并不能让你更幸福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拥有基本的财富是生存的基础,但超越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上,财富的增长并不会显著提高幸福的感觉。
财富本应带来安宁和自由,带来超脱的独立和选择的权利。但也容易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将物质追求凌驾与生活的意义之上。
所有依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会随物质的离去而烟消云散。因为幸福源于爱和归属感,唯有因心灵充实产生的精神愉悦,才是幸福的源泉。
因此与其向外寻求幸福,不如从内在开始,锤炼心智与情绪。因为金钱只会放大那些已经存在的东西,却无法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东西。
总之,用财富去拥有买得到的东西固然很好,但千万不要在追逐过程中,丢失那些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付出时间,胜过付出金钱
时间、精力和金钱,是做事所需付出的成本。三者都是有限资源,所以要尽可能权衡考量,将它们用在对自己和世界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三者当中,金钱可以再生,但时间和精力却一去不返。因此对于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要比如何分配和使用金钱,更值得深思熟虑。
与付出金钱相比,付出时间和精力,更可能在付出的过程当中,收获有价值的深度体验和情感联结,无论是自我成长还是关系的维系。
因此,对于在乎的人和事,与其付出金钱,不如付出时间和精力。只有真正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体验,才是内心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
取悦他人,不如取悦自己
尼采曾说:「不能听命于己者,终会受制于人。」
任何关系真诚就够了,没有必要委屈求全、取悦他人,更无需让世俗的评判成为焦虑的根源。因为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价值。
任何人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与其在意外界的评判,不如专注自身成长,将宝贵时间聚焦在值得追求的目标上,从向外求变成向内求。
当我们不因外界喧嚣而偏离轨道,也不因无意义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尊重自我的感觉和内心的声音,将生活调到自己最舒适的频道,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取悦他人,不如取悦自己。在自己的世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顺其自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接受差异,和而不同
所有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两个共性: 不轻易比较,不随意评判。
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每个行为动机背后,都有深层的驱动因素,每个价值观念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因此世界才丰富而多元。
我们都带着过往经历的滤镜来看待世间万物,注定参差多态。你认为的真理未必是唯一的真理;你眼中的世界,也未必是真实的世界。
面对看似不可理喻的观点和行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放弃评判,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包容和接纳。
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因此放弃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面对差异,与其批判,不如宽容接受。和而不同,是更广阔的人生格局。
沉湎过去,不如构建未来
我们都倾向于花时间分析过去。事实上,所有过往都只意味着曾经的经历,除了丰富人生的阅历和体验,不过是你下一段旅途的起点。
发生的已发生,无法重启;失去的已失去,不会重来。 我们唯有放弃瞻前顾后,转换心态,及时止损,将往事清零,才可能轻装前行。
生活不在别处,脚下即是远方。我们即无法控制过去,也无法预测未来。而试图这样做,只会让我们远离唯一可以控制的事——现在。
此时此刻,是唯一重要的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浪费过多时间沉湎过去。而是以现在为原点,只有该过去的过去,该来的才会来。
拼劲全力,也未必得偿所愿
我们常对付出和收获存在执念: 总认为只要全力付出,就应该获得应有的回报,收获价值和意义。
但事实上,结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努力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时候即使拼尽所有,也依然得不到成功。
但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怀疑努力的价值。因为不是成功才有意义,而是 努力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不是失败就毫无意义,而是并未竭尽全力,才是最大的遗憾。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无论我们想要靠努力最终得到什么,都是在不断的打磨中变成更好的自己。 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终将汇成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过程比结果重要。所以尽力而为,怀抱最好的希望,接受最坏的结果——至少你收获了旅途中的成长。
命运无法选择,但态度可以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他的生存在于选择,然而又面对无可选择的世界。」
我们在一系列选择中,构成自己生活的世界。因此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回应和面对。对生活的掌控,从调整态度开始。
态度是我们应对世界时惯用的思维模式。我们能够选择的不是发生的事件,而是回应的态度。它会直接决定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你。
放弃消极观念和负面情绪,尝试以更积极阳光的态度,用通往更好结果的方式做出反应。如果你期待不同的结果,请先选择不同的态度。
构建幸福,而非追求快乐
罗素曾说:「幸福并非似是而非的概念,而是真切实在的感觉。」有时,我们越是聚焦于表面的快乐,就越得不到内心更深层的幸福。
无论感官愉悦还是精神快乐,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生之美妙。但快乐是轻松惬意的感受,稍纵即逝;幸福却是愉悦满足的状态,恬淡悠长。
获取快乐的方式很多,但都是碎片化的,往往转瞬即逝; 幸福则是把灵魂安放在适当的位置,需要深层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快乐只需调动多巴胺,幸福却必须源自内心。
快乐是生理状态,幸福是生活状态。唯有将目标聚焦在更深刻的价值上,才能赋予人生真正的幸福。
世界没有什么会永恒不变
除了真理的信仰,变化是世界的本质,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经历和情绪也是如此,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培根曾说:「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逆境中也不乏慰藉和希望。」顺境逆境也会相互转化。
当你清楚一切都会随时间而转变,就能够学会不再深陷于境遇,执着于情绪,而是让体验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坦然接受然后继续前进。
面对纷扰复杂的世界,学会用平常心面对一切,是一种境界。当我们理解: 永恒是变化的代名词,才能拥有超脱的心境和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智者,都会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求生命中唯一确定的真理与信仰。
生活无常,顺境逆境都有价值
尽管我们总期待幸运和顺遂,但真实的生活注定不可能是坦途,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低谷。
没人可以消除生活中的痛苦,却能在痛苦中找到意义。因此,智者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欣赏到独具特色的风景,悟到意义深邃的哲理。
正如别林斯基所言:「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而后一种,是更为伟大的品德。」
所以无需因幸运而固步自封,或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在顺境中找到阴影,在逆境中找到光明,时时校准前进的目标。
当你放弃只有幸福和顺利才有价值的想法时,就能够坦然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发掘其中的价值。在顺境中不浮躁,在逆境中不绝望。
主编:丹尼尔
ID:MRDANIEL777
本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如果格局决定了人生,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
01
▼
你的天花板
只是别人的起点
年前参加了单位的面试。来的许多都是名校应届生,从清北、人大到北航,甚至还有个别复旦、南大的学生过来面试。
这些学生能本科考入这些名校,基本也都是同龄人中的学霸级别了。
然后,按照我们单位的尿性,进入面试的大部分除了成绩好,还得是“学生干部”“党员”“文笔好”……所以看简历,全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大概也就二十二三岁。
在这群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人里,居然还有一个更突出的。
一个北大的年轻人,刚20岁不到,上学时要么年龄小,要么跳过级。
简历上看着非常清秀帅气,成绩也好的不得了,年年国家奖学金,大学期间发了核心,还是学生会主席,业余还要搞搞篮球队、话剧什么的。
大概就是德智体美全方位无死角发展吧,所以特别留意了下。
到了面试的时候,谈吐、气质、回答问题都无可挑剔,关键是非常从容大度,一副见惯大世面的样子,其表现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一个HR在现场悄声跟我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评价:第一次为自己单位感到自卑,怕留不住这么优秀的人才,他就该直接去外交部当发言人的。
HR一语成谶。这个人最后没有来我们单位,因为对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而言,所追求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工资有多高”“有没有北京户口”“工作稳不稳定”之类的了……
他们想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天花板足够高,是展现人生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招聘结束后,一个在现场主持面试的高管说了一句话:从他一开口,我就知道我们单位最多也就是他的一个起点。
02
▼
社会的真相是
越优秀的往往越优秀
如果我只是不断去强调渲染这群年轻人有多优秀,那大概也就跟“你见过最土豪的行为是什么”“你身边的富二代任性到什么程度”一样,除了炫耀,毫无意义。
我真正想说的,是一个这几年越来越明显的现象。
我在现场的时候,曾经无聊地把所有面试学生的简历翻了个遍,再对比了下他们的表现,发现这些名校毕业、表现优秀的年轻人,大部分家境都很好。他们的父母许多是省市公务员,是国企经理、学校教师,是公安局局长……
当然,也有不多的几个学生,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务农,属于特别努力考上名校的“金凤凰”,虽然各方面也都很优秀,但对比来看,却会明显发现在情商、气质形象和眼界谈吐上的差距。
而那个表现最突出的年轻人,父亲是某省正厅级干部,母亲是大银行会计。
那天面试的人大概有好几十人,样本数并不算多,但趋势之明显,已足够让人震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早几年我进入单位时,同一批的还有不少家境不怎么样的,但这几年单位面试招人选人,家境好、学校好、自身优异的学生却越来越多。
这批人都是90后,正是经历了80年代改革初期的动荡,到90年代社会逐渐稳定后出生。
我们小时候,都看过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爱因斯坦幼时白痴之类的鸡汤故事,但越大才越发现这个社会残酷的真相——越有钱的往往越有钱,越优秀的往往越优秀。
马云的儿子在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柳传志的女儿从哈佛毕业先入高盛、然后执掌滴滴,即使任正非那只能考上专科的女儿(关于他女儿的学历,现在很难查出来,但如果早期就关注华为的话,应该是知道的),现在也是华为的CFO。至于王思聪……
上面这个现象,我最早在知乎分享过,那时候还是2016年初。
这几年,我并不是每年都去现场参与面试,但每次去,只要我去翻翻简历,就会发现进入面试的优秀大学生里,家庭条件差的人越来越少,近乎绝迹。
我想起,2010年前后网上还有人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2013年,人民日报都还在报道“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但再后来,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和报道却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才知道,报道少了,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事越来越少了,而是,已经明显到不是新闻了。
2017年的时候,北京的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段石破天惊的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从农村出来的刘强东,发迹以后,曾经给自己的母校人大捐了一大笔钱。
然后发现,其中的助学金根本没人领。
因为太少有人大的“优秀贫困大学生”,符合刘强东制定的“困难标准”了。
这种贫困优秀大学生越来越少的现象,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被当成是“阶层固化”的证据来讨论。
但可惜,这并不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关键。
这两年,我所在的部门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进来了不少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就像前面说的,他们的家庭越来越好、学历越来越高,各方面素质都很出众。
我既见证了他们那精彩的简历,也见证了他们在面试场上的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自信。
03
▼
那些家境优越,又很优秀的人
工作以后表现怎么样
很多人都很关心,这些家境优越、自身又很优秀的年轻人,工作以后表现怎么样。
下面,我来讲第二个现象。
和很多新人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环境不同,他们几乎在工作开始不久就表现得特别从容,办事有条不紊,说话不卑不亢。
比如其中的一个男生,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做事极有主见,如果工作安排不合理一定会据理力争,而不会默默忍受;有时候工作出现了失误,也会大方承认。
从一开始,他就从来没有为房子、车子、女朋友之类的事情发愁过,和他交流时,聊得最多的除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美景,就是北京政商圈的各种传闻轶事。
去年年底,我和他一起出差到外地。
很偏远,我们在那里没有分公司,接待什么都很成问题。
结果到了之后,他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下了飞机有公车接,住宿吃饭以及任务行程的衔接都特别好,各种游刃有余。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的一个直系亲属正好在那个市里挂职当副手,于是小小地提供了下帮助。
我在看到他亲戚身上那种中层实权领导特有的从容、大度和威严感时,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他刚参加工作,就是一副见惯世面、波澜不惊的样子。
而他之所以有这么优秀的亲戚,是因为他们家也属于中上阶层。
对比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战战兢兢、谨小慎微,那种遇到问题就焦虑紧张到失眠的状态,真的是第一次,深深地感觉到了巨大的差距。
04
▼
你的格局从出生那一刻起
就被划定了下限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谈到一个词,“格局”。
所谓的格局,其实就是你所追求目标的高度,你眼界的广度,你思维的深度,以及你身上所体现出的从容大度。
我们越来越发现, 一个人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上限与下限。
但 我更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所谓“格局”,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划定了起点,确定了下限。
就像我上面所讲的几个优秀的年轻人一样。
他们的家庭带给他们的教育,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给予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已经让他们在初入社会时,就站在了比其他人更高的起点之上。
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其家庭以及这种家庭所织就的关系网,也能带给他们足够的应对底气。
在武理的陶同学自杀身亡后,有很多人质疑他为什么在面对导师压迫的时候那么怂,为什么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就这么想不开?
是啊,心眼太小了,情绪太敏感了,格局太低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一个导师而已,还能管得了你一辈子?
但这样说的人不知道,一个贫寒家庭的子弟,在背负全家期望的求学道路上究竟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不敢懈怠、不敢出错、不敢顶撞、不敢出格、不敢退步,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家庭可以提供帮助,而且根本不敢告诉家里,因为害怕让本就艰辛的父母再承担更多压力。
他们不是不想挥洒自如,不是不想从容淡定,不是不想拍案而起,欠缺的,只是那份天然的底气。
05
▼
再好的关系
也要懂得分寸感
没错,就是分寸感,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分寸感真的太重要了,可事实上人们很难做到这点,因为它包含了尊重和理解。
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因为性格?因为喜好?
可能的东西太多,但是有些人一开始跟自己性格相合,喜好也相同,可还是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一部分原因归结于三个字:分寸感。通俗一点讲就是没数儿。
分寸感这种事情太难掌握了。有的人无师自通,有的人勤能补拙,但最怕的是无药可救的那一类。
在刚过去的三八女神节,Susan给我讲了一件让她糟心的事。
那天她男朋友带她去了一家逼格很高的餐厅,也算是接风洗尘,她刚为了男朋友放弃了在家乡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他在的城市。
男生定了一个可以看到海景的靠窗位子,完美的节日气氛,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终于结束了异地恋,Susan内心既兴奋又忐忑。
就坐之后,男生说:“这里美吧?在你家那小地方是不是从来没去过这么好的地方吃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从男生口中听到他开玩笑说自己是“小地方出来的人”。虽说平日里两人的相处模式就是互相调侃,但唯独这种玩笑Susan不能接受。
可男生还满脸笑意,完全没有顾忌Susan的感受。
也许在你看来不是过分的事,但偏偏就是别人心里最介意的点。
相互陪伴的人,最了解对方的脆弱点,应该学会去保护,而不是明知ta哪最痛还往上面插小刀。
无论朋友还是恋人,分寸感真的真的太重要。可事实上人们又往往不易做到这点。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大概一切想要长久的东西,都必须把握一点分寸感吧。越过了,怕终究是得不偿失的。
人生没有撤销键,如何才能维持长久的感情,维持感情的秘诀就在于这种分寸感。
有个词叫过犹不及。当过了那个界限,尊重没了,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霸凌。
前几年,跟好朋友插科打诨地开玩笑。朋友说,你要是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吃饭时抓拍你的糗照发到朋友圈。我以为是玩笑也没当回事。
不一会儿我翻看朋友圈真的发了,但以为是分组可见,在国外旅游的我心情正好,就没在意。
过了一会再打开朋友圈竟然看到共同好友在下面点赞,立马火冒三丈。打越洋电话给朋友,极力压抑住怒火,要求朋友把糗照删了,不然朋友真的难做。
只要是因为你开的玩笑,导致别人生气了,你就应该反省道歉,而不是质疑别人为什么这么敏感。
换句话说,幽默感即分寸感,戳到痛处的玩笑从来都不是玩笑。
别人愿意忍让,是因为重视。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别人这样忍让了,就变得越来越过分吧?
像电影《七月与安生》,再好的关系,没有了距离感,只能把对方推得更远,产生更大的隔阂。
熟悉的人不是用来随便对待的,熟悉的人才更应该好好珍惜。
刚刚好,其实才是最难把握的度,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掌控好分寸感,而带给对方或自己尴尬且不舒服的感觉。
分寸感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生活中,那些被夸高情商的人,你仔细观察一下,其实都是能够巧妙掌握好分寸的人。
他们不一定多么热情,也不是刻意为之,可是他们知道如何说话和办事才能使别人感觉到舒服。
他们总是能够了解别人的敏感点,并知道如何避免触及这些地方。他们没有指手画脚的坏毛病,而是尊重别人的选择。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有一种妥当的安全的被保护感。
分寸感是个好东西,希望你我都有。
06
▼
走向更大的人生格局
有这三条路可以走
有一本书叫《格局逆袭》,在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突出的几个大字:
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靠格局了。
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所谓的天分和身份,其实本就是家庭给的,本就是决定了一个人格局的重要因素。
多数人,甚至都根本没有意识到,年轻的时候你之所以要过这种生活而不是那种生活,你之所以是这种气质而不是那种气质,之所以会这么想而不会那么想,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部分是老家的亲戚,他们经常分享的东西,套路都差不多:
“震惊!家里的酱油居然XXX”
“朋友圈疯传!马上就要被删的绝密XXX”
“狠心女人抛弃丈夫儿子,只因XXX”
偶尔带娃去游乐场或者周边的景区,就可以在朋友圈里晒几天了。
我有时候都难以想象,他们的孩子整天在“震惊”“疯传”“绝密”“感恩”之类的环境里长大,所思所想、所喜所好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而另一部分,是我的同事、朋友、领导以及工作里有交集的人,他们很少发朋友圈,我只能从为数不多的内容里去窥探他们的生活。
其中有一个会时不时晒娃。
他的小孩儿还在上小学,已经多次参加过央视的节目录制,作为小助演上台了。业余时间里,父母会带他出国旅游,送他去上击剑课,演讲课,一对一的英语外教课……
他在三四年级时,所见到的东西、所学到的东西,足以让我咋舌。
同样的00后,同样成长在新时代,但这种家庭背景的巨大不同,却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划下了深深的鸿沟。
要想突破原生家庭的束缚,跨越这巨大的鸿沟,走向更大的人生格局。在我看来,大概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 不断地读书和学习。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提是,你读的得是“诗书”而不是种马小说。我在之前写毛泽东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他一个来自湘潭农家的普通孩子,之所以能有如此超越世人的识见与志向,首先归功于年轻时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看书。
而他看的是什么书呢?研究哲学的,比如《伦理学》;研究历史的,比如《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研究社会的,比如《盛世危言》;研究时事的,比如《新民丛报》……
总结来看,这些书根本的东西是两样:“知识”与“规律”。知识,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而规律则教给人如何去发现经验、总结经验、运用经验。
在这些人类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前,你读到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引导你改变人生格局的力量。
那个高考状元说的好: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除非你命好,不用改变。
第二,不断地经历和爬升。
我在写青年毛泽东如何度过假期的时候,除了读书,还写了两条:“行万里路、交万千友”。
虽然一个普通的家庭,带给一个人眼界和思维上的提升很有限,但认识的人多了、经历的故事多了,想法乃至习性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只是,不管是交际也好,经历也好,都不要只是在同一个层级、同一个圈子里打转,原地高抬腿,看起来每一下都很用力,实际上却毫无进步。
人生应该像爬楼梯,每一层的螺旋上升,都会面临新的环境,结识新的朋友,而这又会反过来帮助你继续上升。
第三,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生早已设限,却不自知。
你以为你整天抱怨只是因为工作不顺,你以为情绪失控只是因为那天你心情不好,你以为爱情离你而去只是因为没钱,你以为买不起房只是因为房价太高,你以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只是因为运气好……
所有的自以为是里,都包含着人生失败的种子。
事实上,当你对每一段人生进行总结反思,对每一个看起来自然而然却又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分解、剖析的时候,都能得出很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特别是,你和同道好友一起分析的时候。
每一次的总结和反思,只要足够深刻、足够深入骨髓,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都可以是一次浴火重生。
是的,我花了那么多篇幅来说明,一个人的格局大部分是由家庭决定,不是为了让大家自暴自弃,而是为了让大家在反思中,能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坚决的斗志,更加旺盛的斗志,以及更加努力的继续奋斗。
人生的格局并非一成不变,但你只有自觉、清醒地走出去了改变的第一步,才有可能迎来水到渠成的第二步。
每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背后,都是高情商和大格局
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了解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高情商者,善于了解和管理情绪,低情商者,往往为情绪所控。
不仅个体有情商,组织也有情商。高情商组织,氛围好、战斗力强、效率高,当然,组织是否高情商,决定于组织的领导者。要提升组织情商,关键在于发展企业家和核心管理者的领导力。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湖畔大学学员向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提问:过去这么多年,最让你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他的回答大意是:你是问难过的事情,还是难处理的?好像没什么难过的事,倒是经历了一些难处理的事……
仔细琢磨这句话:没有难过的,没有抱怨的,所有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只是冷静地面对,最多是难处理而已,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 成功不要无谓的情绪。阿里巴巴能如此成功,蔡崇信是马云感谢的第一人,他如此冷静成熟的性格,让人震撼。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深以为然。
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
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身上,有一种类似于“机器人”般的理性和克制。
据张一鸣的室友梁汝波说,从上大学到现在,他从来没见过张一鸣有打鸡血的状态,“不过分兴奋,也不过分沮丧”,他的情绪只在这两条线之间波动。哪怕是遇到不舒服的事情,张一鸣也很克制,很难从他身上看出消极情绪。
大学时期,张一鸣去帮一个女同乡修电脑,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梁汝波,他看上了那宿舍的一个女孩,决定要追。接着又去修了几次电脑,和女孩聊BBS 后约出来表白,结果张一鸣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女孩“连好人卡都没发”。
「就感觉这件事跟你说了一下而已,然后你有不同意见,我们接着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挺奇葩的」。梁汝波本想安慰张一鸣,但张一鸣反而觉得无所谓。
印象更深的是2014年,今日头条确认获得1亿美元 C 轮融资后,有媒体起诉头条侵犯版权,《新京报》也发表社论跟进。一时之间,侵权问题被推向舆论顶峰。
张一鸣告诉《人物》杂志,当自己在公司高管群里看到《新京报》的社论时,「第一反应是委屈。你看我这边给你在带流量,我也没有赚你们什么钱,未来你们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于是他主动找到“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希望传统媒体出身的张鹏,能帮自己解答疑惑。
其实当时张一鸣内心有不少情绪,但据梁汝波回忆,张一鸣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他只是“迅速召集全公司能帮的上忙的人开会,商量谁可以做些什么”。并且在纷争之后,张一鸣开始深度学习,了解版权相关的事宜。
接触过张一鸣的人,都觉得他太理性,高兴和沮丧都不轻易示人。一些跟随他多年的下属和同事甚至认为,这位80后 CEO 多少有些「缺乏情趣」。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驱动一个人的,正是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面对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
真正优秀的人
早已戒掉了情绪
前几天,和一个创业3年的学姐吃饭,席间我问她: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她说: 情绪稳定的。
我很诧异:能力、态度这些居然不是首要衡量因素?学姐不否认,同时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有一个211大学的女生来应聘,业务能力很强,唯独有一点不太满意:女生提到上家公司时,一直在抱怨。但考虑到女生的业务水平,学姐最终还是把她留下了。
刚开始,女孩确实表现出了不错的业务能力。但渐渐地,大家开始和她保持距离了,她的工作产出也变得不稳定。
学姐找到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这才知道,自己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这个女孩时不时地会和其他同事抱怨,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客户,对小事很敏感,容易陷入各种情绪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比如,她打印文档的时候,同事让她顺便多打印一份,她就觉得这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而多次提起;她在会议上提了一个建议没有被采纳,而同事的建议被采纳了,她在执行时就有点敷衍……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那后来呢?你把她开除了?
学姐笑着摇头说:我不但没开除她,前不久还给她加薪了。
其实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不忍心看她因为情绪问题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我及时指出了她的问题。而她也意识到了情绪问题带来的困扰,自己去读了不少情绪管理的书。从那以后,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慢慢就成为部门的骨干员工了。
聊天最后,学姐给我提了一个建议: 不要和经常带有负面情绪的人,走得太近。
情绪是最容易传染的。领导的情绪会传染给员工,员工的情绪会传染给客户,客户的情绪会反过来传染领导和员工。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让情绪影响自己。有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我们的情绪问题。
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因为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戒掉情绪,减少精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最怕你情绪大于本事,专注于情绪而非目的。
90%的沟通问题
都是情绪问题
世界上伤害人最多的武器是什么?不是原子弹,而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
自媒体人艾小羊说过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做儿童教育的朋友。有一天朋友13岁的女儿说:“我想自杀。”很多家长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
没想到朋友淡定地回答:“活着确实辛苦。不过,青少年自杀是要上社会新闻的。大家都会猜测我们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妈虎爸。
爸爸说不定连工作都得丢,毕竟我是老师。唉,又没办法跟人解释,我只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
他认真的可怜样儿把女儿逗笑了。后来女儿说,觉得自己的父母很牛。她同桌也跟父母说过生活太苦,要自杀这样的话,父母发疯似地骂他,他妈边哭边打了她一个耳光。
朋友告诉艾小羊, 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还愿意跟父母好好说话。两对父母两种不同的情绪背后,体现了两个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也对两个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朋友的女儿现在18岁,跟他无话不谈。而女儿同桌在和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后,再也不敢和父母说心里话,两代人的隔阂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深。
《好好说话2》里,周玄毅讲到一个沟通技巧: 在聊天时,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了”。因为这两种表达包含的情绪是不一样的。
他说,“为什么”容易显得有负面态度,倒不一定真有,但潜台词是:我不懂,你有义务给我解释,会给对方构成压力。
而“怎么了”的潜台词是:我虽然不懂,但认同你的观点,你没义务跟我解释,但我想多听你说几句。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说: 情商,就是情绪管理的能力。
所谓情商高,指的是一个人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控制自己,又能用得体的沟通方式让别人舒服,控制别人的情绪。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与人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怎样更好地管理情绪?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说: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小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喜怒哀乐放在脸上。但长大后发现,所谓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生活和职场都不是可以肆意释放情绪的舞台,成年人的情绪要可控,要自己消化。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
1、延迟判断,转换成积极正向的表达
当你产生愤怒、沮丧、悲观等负面情绪时,首先不要轻易对人或事下判断,定结论。因为在不冷静的时候,你的判断更多带有主观色彩。相反,你把这些情绪转换成更为积极的表达方式,就会渐渐冷静下来。
自媒体人梁爽分享过一个心得:
- 工作场合中,把“我能怎么办”改成“我来想办法”;
- 两性相处中,把“又怎么了”改成“怎么了怎么了”;
- 朋友聊天中,把“为什么”改成“怎么了”。
试一试,你会发现,很多情绪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2、转移注意力,换一种方式发泄情绪
所有负面情绪,宜疏不宜堵,如果不发泄,累积久了就会以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所以能换一种方式发泄的,一定不能憋着。很多商界大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都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比如雷军喜欢滑雪,周鸿祎喜欢射击,张朝阳喜欢跑步。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就曾说过: 多参加打球、逛街、饭局、旅行,少参加茶会、禅修、面壁,不要给自己机会沉浸在自怨自怜伤春悲秋的情绪里。
当你不得不发泄负面情绪时,不妨让自己停下来,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留出一段恰当的距离,创造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是很好的缓冲与休整。
3、冷静下来后梳理问题,思考情绪问题产生的根源
当你通过转换表达方式或转移注意力缓解了负面情绪后,一定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步: 寻找情绪问题的源头,并寻找解决方案。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 “脱困四问”,回答以下4个问题,有助于理清思路:
1)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强烈程度打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2)Event: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不带情绪化语言,客观真实地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发现自己的表述有主观化倾向,请返回第一步,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3)Target:我的初心是什么?我原本想要什么?(找到期望与结果之间的差距)
4)Action:下一步,我准备怎么做?我能为此做些什么?(行动改变)
下一次,当你心里的情绪火山即将喷发时,不妨先给自己3秒钟深呼吸,然后按照延迟判断—转移注意力—寻找情绪根源的顺序试一试。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曾说: 不少朋友不清楚什么是情商。这个情不是感情的情,而是情绪的情,尤其是关键时刻对于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以及关键时刻做出理性选择的能力。
情绪稳定,是成年人最大的本事,能控制情绪的人,也能更从容地控制人生。
韩寒有一句话说: 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愿你能懂得很多大道理,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小情绪。别让情绪,成为你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Reference:
1、《人物》封面故事 | 张一鸣 人机进化论 by 葛佳男 @人物
2、领跑者张一鸣:我当然想做龙头 by 张茜 @中国青年报
3、很多父母,都输在三观太正:99%的家庭都在犯同样的错 by艾小羊 @我是艾小羊
4、情商高的人都懂:换一种说法,就是换一种活法 by梁爽 @哪梁爽哪喜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关于人生的十二个真相,越早知道越好】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9939.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阁恬下移动站 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