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保元》中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现代人有很多养生方式,但别忘了,养身须先养德,善才是世间最好的养生。人这一生,与善为伍,与德相伴,内心温暖愉悦,便可身心健康,长寿延年。ntent="t">人 善 忘
人要善于忘记,沉湎于过去的是非恩怨,会让自己意志消沉,疲惫不堪。心大了,事就小了,该宽容就宽容,该忘记就忘记,身心才能自在安逸。王安石变法时,他上书反对部分内容,引起新党不满,被流放黄州。司马光执政后,废除新法,他上书指出变法可取之处,也被司马光所不容。所以,即使他年少登科,前途无量,可大半生的光阴都是在被贬谪流放中度过。但他并没有对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怀恨在心,相反,在王安石下台后,还和王安石常有书信往来,从对头变成了知己。苏轼交友亦是如此,他和章惇年少时便是至交好友,两人惺惺相惜,意气相投。可章惇平步青云做了宰相后,党同伐异,他们从朋友变成了敌人。章惇无情寡义,苏轼也未曾耿耿于怀,若干年后,境遇翻转,还是将他当作好友相待。苏轼一生,靠洒脱历风雨,凭趣味生自在,以善忘渡己身。人生路上,忘忧忘杂,卸下心中的负累,才能拥抱当下的幸福。古医家孟诜说:“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出恶言,既会伤害别人的情绪,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气。守住心,管住嘴,好好说话,善言不离口,是易行的善举。他的“三不”长寿秘诀功不可没,而其中之一便是:不嘀咕。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季老一向都不多言,不妄言,不以言语伤人。而是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用最柔和的言辞去宽容和温暖对方。有一次季老受邀出门讲课,没来得及给最爱的君子兰浇水,便嘱咐保姆帮忙浇水。没想到的是,等他外出归家时,却发现君子兰已经死了。原来保姆在浇完水后,看到阳光正好,就好心将君子兰移到外面晒晒太阳,她不知道的是,君子兰最忌高温。看见季羡林脸上十分难过,保姆心中歉疚万分,更是手足无措。此时正好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上门探望父亲,得知此事,想开口责备保姆几句,季老却说:“这件事责任在我,我明知道阿姨不懂得照顾君子兰,还将这件事托付给她。”他不只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保姆没有半点怨言和责备,事后还好言开解保姆不必为此难受。正如季羡林,到了晚年时,依旧神采奕奕,九十多岁时,还能专注学习与创作。当我们稳定情绪,好好说话,以善言暖心,自然而然就能吸引美好。《道德经》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从来不会格外偏袒谁,除了积德行善的人。
善良之人,待人宽厚,行事仁义,处世大度,必得长寿。
就像“至圣先师”孔子,他将“仁”视作善的最高境界,身体力行,仁善宽厚。
所以即便战乱起伏,半生颠沛流离,孔子仍在人均寿命约20岁的春秋战国,活了73岁,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又想起《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的故事。
袁了凡在年轻时,曾被算命师断定他今后的命运和寿数。
不仅会科举不顺,仕途暗淡,还会膝下无子,短寿而终,只能活到五十三岁。
在科举考试的排名应验后,袁了凡对算命师的话深信不疑,整日消沉沮丧,任由命运安排。
直到遇到云谷禅师点拨,袁了凡方才恍然大悟,从此处处行善积德,立下行三千好事的誓言。
待三千好事做完后,他又行善不断,乃至万善,结果袁了凡不但考取进士,生有一子,还享七十四岁高龄,无疾而终。
《中庸》有云:“大德必得其寿。”
善是天地之大德,是养生长寿的大道。
做一个乐于付出、行善有爱的人,必定能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
《尚书》有言:“作善,降之百祥。”
其实,养生秘诀并非不可寻觅,遥不可及,一个“善”字,便可将其囊括。
善忘,常思己过,宽容他人,疗养身心,
善言,常说好话,劝善规过,帮助他人,
善心,常存善念,厚养德行,力行善举。
漫漫人生路上,你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惠及自身。
▌来源 :京博国学原创(ID:jingboguoxue)作者:樱桃
▌图片 :千库网
▌责编 :乐果
致亲爱的弘化社善友们,很多人反馈看不到文章推送,因为公众号推送规则调整了。为了避免错过您日常关注的嘉言善语,请一定要“星标”《弘化社》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哦!看图指示,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