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以“助企行动”为核心抓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出政策组合拳,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落地、提升金融供给与民营企业需求的适配性等系列措施纷纷落地,纾困解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出兴商贷、流水贷、餐饮易贷等130项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投入。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供给有效保障、服务质效显著提升。
中国农业银行巴彦淖尔分行陆续出台一系列普惠小微企业微捷贷、科技e贷、供应链融资政采e贷等惠贷金融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全市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普惠贷款央行口径余额85.42 亿元,较年初增加6.83 亿元,惠及民营小微企业38665户。
积极主动为企业疏堵、撑腰、赋能、减负,做好做优各项助企惠企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建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系统,通过业务重构和流程再造,推动企业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申请向一地、一窗、一次办成转变。同时,将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系统接入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蒙速办APP“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办理时限分别由6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12个工作日内。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公安厅等9个牵头部门,发布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新车上牌、家电以旧换新和手机等购新补贴申请(2025年度)等12个国务院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工作任务,涵盖企业经营发展、工程建设和个人就业、生活、出行等各方面。同时,创新推出4个自治区“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填写信息去重、电子材料共享等方式,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做到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于光军认为,“助企行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内蒙古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市场中能够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于光军:助力企业行动本质上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它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自内蒙古去年启动“六大工程”至今年的“六个行动”,均设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及目标。这种响应并非仅限于口头,而是要求明确列出工作计划、内容和目标。因此,可以感受到这些工作是切实可行的,并且从上至下形成了明确的连贯机制。
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我们更多地强调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然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任务目标非常明确,直接指向企业。这不仅仅是过去所提及的改善营商环境或提高服务质量等,而是具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确实针对了内蒙古过去存在的短板,例如政策的知晓度、普及性和覆盖面,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这些机制和体制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明确的进步。
如何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还是要避免形式主义,从效果和绩效出发,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因为许多工作不仅仅是知晓即可,也不容易完全通过量化来解决。例如,宣传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并非仅限于了解政策本身,而是要理解政策的执行过程,并与之对接,这才是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