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电动车普及之初,吸引消费者的往往不是智能化或自动驾驶等功能,而是电机独有的瞬时峰值输出。
无迟滞的动力输出使价格较低的电动车可以在直线加速中碾压同级燃油车,甚至可以挑战高性能跑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坐电动车头把交椅的特斯拉也是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媲美超跑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网络上售价三十几万的Model 3 Performance在直线加速中击败上百万超跑的视频数不胜数。
2017年特斯拉推出第二代Roadster概念车,百公里加速仅1.9秒,碾压所有成百上千万元的V8、V12超跑;
2021年推出Model S/X Plaid版,百公里加速分别为2.1秒和2.6秒,同样达到了超跑级的加速水平。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点开特斯拉官网Model 3界面,在红色Model 3图片下方标着3.3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旁边还有一个不起眼的“*”符号。
点开“立即订购”,进入Model 3车辆配置界面,选择Performance高性能版后,再次出现了3.3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但并没有出现“*”符号。
再点开下方的“查看详情”,3.3秒的成绩后方却又出现了“*”符号,特斯拉在页面下方添加了一句不起眼的解释:“减去了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这又是什么意思?
“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是美国专业直线加速赛中经常出现的名词,要想搞懂这个定义需要先看懂直线赛专用灯。
在直线赛的起点处通常埋有两根水平感应线,车手在准备阶段将车辆驶入起点,使前轮恰好压住一前一后两根感应线,这时最上面的两排标有“PRE-STAGE”和“STAGE”的灯泡亮起,这也是确保双方车辆位于同一起点线的方式。
当绿灯亮起,车手油门到底冲出起点线,前车轮会压过前方的”STAGE”线,转动小半圈之后才会与地面的感应线失去接触,也就是所谓的“起步第一英尺”。
对于电动车来说,起步时瞬间的峰值输出足以使车辆加速到9~10km/h,这时时间大约已经过了0.2~0.3秒,而特斯拉才刚开始计算加速时间,测试的其实是10-100km/h加速。
仔细查看特斯拉官网不难发现,Model Y、Model S和Model X的百公里加速采用了同样的测试标准,最终分别得到了3.7秒、2.1秒和2.6秒的成绩。
当然,特斯拉这样的做法并不能算做参数虚标,毕竟已经把自己的测试标准写在了网站里,但平心而论,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句隐藏极深的解释,又恰好懂得“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这句话的涵义呢?
特斯拉为何使用如此处心积虑的..手段?笔者猜测原因有二:
首先,特斯拉并没有在各个车型的长续航版的成绩上标“*”,说明非主打性能的车型都是标准的0-100km/h加速成绩,这样一来与采用特殊方式测百公里加速成绩的高性能版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高性能版的物超所值,尤其是对于旗舰轿车Model S,2021款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已经达到了3.2秒,如果也采用“减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方式,百公里加速成绩或许会降至3秒之内。
既然百公里加速都是两秒多,消费者又将如何看待长续航版和Plaid版之间相差的20万元呢?
第二,特斯拉的处境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自主品牌中有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对手,专攻客户服务、智能化或电池某一项。
合资品牌有大众、福特等快马加鞭在欧美多点出击,豪华品牌中奔驰、宝马、奥迪的纯电车型早已蓄势待发。
在中国,五菱宏光MINI EV和长城欧拉牢牢把控低端市场。
在欧洲,雷诺Zoe和大众ID.3轮流登顶电动车销量榜首,面对全球车企的步步紧逼,特斯拉曾经的优势被逐步替代,加速性能已经是仅剩不多的能拿出手宣传的强项了。
特斯拉必须让自家车辆的加速性能看起来碾压对手,才能继续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轻消费者。
当然,耍小聪明的也不止特斯拉一家,蔚来官网中对ET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的解释为“模拟数值”,也就是说实车测试中不一定能达到3.9秒的成绩。
福特美国官网中声称Mustang Mach-E的0-60mph(0-96kph)加速为3.5秒,但同样标明了减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实测结果将会慢于3.5秒。
多家车企不惜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攀比百公里加速成绩,这一现象不禁让笔者想起才过去不久的“续航竞赛”,先是蔚来ET7横空出世,搭载150kWh固态电池号称可行驶里程超过1000km;
随后是广汽埃安弹匣电池,采用航空级材料,不怕高温、不怕穿刺;
再往后,智己L7、极狐阿尔法S、极氪001等等新车接连发布,似乎续航里程低于700km的电动车已经不配出现在公众面前。
续航能力吹得再高,却没一家车企敢用更严格的WLTP标准,气温一降就排着队的掉里程。
好在2021年下半年,中国即将推广以我国独特路况制定的CLTC标准,未来国内市场所有电动车都将采用统一标准测试续航里程。
除了续航之外,加速性能的恶性竞争也该监管一下了,部分车企隐瞒旗下车型真实参数性能。不仅让消费者蒙在鼓里,甚至连专业的汽车网站都被愚弄过去,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其余品牌竞相模仿,未来车企公信力何在?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1. 全新本田思域官图解析 回归朴实的它你还爱么?
2. 奔驰A35的玩车指南 少花15万能不能超越AMG A45S
3. 手持10万块你愿意买一台动力越级的小型SUV吗?试驾长安CS35 PLUS蓝鲸版
4. 能超过丰田在燃油车领域的造诣吗?试驾:广汽丰田C-HR EV
5.【鹏哥聊车】这是40万左右最值的V6了?试驾林肯航海家2.7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