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6月2日)是香格里拉对话在新加坡举行的最后一天,上午有两个重要亮点:一是中国国防部长的讲话,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讲话。
坦率来讲,无论是泽连斯基的讲话和呼吁,还是像香格里拉对话这些国际论坛,最终能否起到有益作用,其实更能反映一些深刻问题。
我先抛出我的观点:像这样的对话,眼下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已经没有意义了,在阻止问题恶化方面,也许还有些许作用。
但是我要再补充一点,如果像这样的论坛一味由西方把持,或者不管是谁主办这样的论坛,都是站在自己预设立场上的话,那么随着国际局势日益恶化,坦率地说这样的论坛是毫无益处的,甚至未来有可能还会激化局势。从这意义上来说,像这样的论坛真的是适得其反。
所以我认为,中国真的有必要认真考虑,是否还要长期参加这样的论坛,以及中国未来有没有可能自己主办一个更加中立的论坛。
01
长话短说,先回归中国防长的讲话。
中国防长在讲话中提出了几点:
首先,他谈到了南海局势,指出南海局势的风险正在不断上升,因为域外国家和一些国家不断煽风点火。同时他还提到,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是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但是这个克制是有限度的。
其次,他提到了台湾问题,指出和平统一的希望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此外,中国还阐述了一些其他的立场。在这方面,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国防部长提出中国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这是对包括菲律宾和美国在内的域内域外国家的警告,不要在这些问题上不断挑战和测试中国的底线。如果有一天战争爆发,那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我之前和大家讲过,我长期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从2007年到2018年,长达11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和现在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当时情况是何等之好,所以也再次证明,像这样的论坛,说实在的都是各方在各说各话。
比如中美,虽然这中间双方有一些互动,但其实从整体的局势上来看,从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局势情况来看,像这样的论坛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是没有意义的,它最多只能降低一些大家在下行过程当中的自由落体式下降的进程,稍微把这个台阶缓和一下。
但是接下来我要谈到的泽连斯基讲话,以及由此引起的涟漪,某种程度也折射了像这样的论坛,如果一味由西方把持的话,它可能反而起到反作用。
02
接下来,我就谈谈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于昨天(6月1日)傍晚抵达新加坡。随后主办方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就宣布,泽连斯基会在6月2日上午11点半左右,发表现场演讲。
这是泽连斯基第二次在香格里拉对话发表演讲,但这次是第一次到线下发表演讲。
从他今天上午的演讲中可以看出,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争取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尤其是争取国际社会对6月15日和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的支持。
这个国际会议本来很好,因为瑞士是中立国,而且是有关俄乌问题的国际和平会议,他们称之为“和平峰会”。
但是,既然称之为和平峰会,那么至少交战双方都要出席。现在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了,而中国方面也表示不会出席,因为中国方面认为,如果交战双方中的一方不出席,那么这个事情最终将毫无意义。
俄罗斯为什么不出席?显然俄罗斯认为在这个会议上,无论是议程的设置还是最终结果,都对俄罗斯不利。因此,俄罗斯选择不出席。
那么问题到底是在俄罗斯身上还是在会议主办方身上?
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但坦率来讲,我认为后者可能性更大,因为如果会议主办方本身不中立,那么就很难赢得交战双方的共同信任。
自俄罗斯攻打乌克兰以来,国际社会几乎一面倒地支持乌克兰,谴责俄罗斯,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俄罗斯确实用军事行动攻打了一个由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从这意义上来说,恐怕连中国都不会赞成。
但是问题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但既然作为斡旋者,你在操办这届和平峰会时,就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否则,你就不应该操办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这次俄乌和平峰会的主办方瑞士。瑞士原本是中立国,也是少数能够受到世界各国信任的国家之一。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瑞士的立场变得不中立。我长期阅读和收看瑞士的媒体产品,知道瑞士这次是一股脑地全部倒向了西方社会。
当然,从瑞士的角度来看情有可原,就像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加入北约的国家一样,它也担心俄罗斯可能造成的威胁。
在这方面,俄罗斯需要反省:为什么在你周边的国家,包括尤其是乌克兰都对你表示恐惧?
但无论如何,瑞士既是长期的中立国,又是这次和平峰会的主办国,在专业态度上,就必须持开放性的态度。
很显然,这次瑞士在专业态度和工作方法上都没有持开放的态度,导致俄罗斯一怒之下不愿意出席。
因为就算俄罗斯出席,最后依然会得出一个有利于乌克兰的结论。既然这样,还不如不出席。但是俄罗斯不出席,后面的问题又会变得很严重。
03
聊完瑞士的作用,接下来再来讲讲新加坡,以及会议的主办方——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
既然是亚太地区的安全峰会,按理说亚太地区之中和安全有关的,尤其是在安全运作过程当中发生冲突的国家都应该出席。
而在话题上,应该是聚焦的,更多的应该是小范围,而不是大范围的。并且主办方不能在现场营造出一种单方面的、有倾向性的,甚至是偏袒于某一方的态度,尤其是明显折射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倾向的态度。
如果这样做,主办方就不是一个斡旋者,而是一个煽动者。
在以往局势没有这么恶劣的情况下,我曾长达11年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也没有看到主办方的中立。
2007至2014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还算不错,但当时的香会现场,但凡有冲突,基本上瞄准的都是中国南海九段线、中国海军力量扩展、朝核问题等等。
当时有这么一种感觉,中国的军方代表团都是抱着斗争的态度参加峰会的,所以但凡对方一说话,中国的军方代表就会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进行反驳。
但是是谁导致大家不是去对话而是去斗争的?是谁让表面看似是对话的氛围背后,闻到了一股虽不是战争,但仍有硝烟的味道?
我认为是主办方的不客观导致的,就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对话,但是老师是不专业且不客观的,他在旁边煽风点火,那么下面的同学怎么可能进行对话?
回到现在,如今的情况比过去几年更加严重。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泽连斯基不来,其他时候的焦点都是针对中国的。
或许主办方会说,我们也开展了很多双边的往来,但这往往是冲突方或者合作方之间的双边往来。
难道主办方不可以组织垂直的、精准的、有焦点的,可以闭门也可以开放给大家的对话吗?并且这个对话的结果,最终应该能够实质性地影响彼此的战略决策。
当然我知道这很难,但是态度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主办方是中立的,在专业立场上也是中立的,设置的议程也必须是专业的、中立的、有建设性的。并且邀请的参与者,也必须有专业的态度,如果每个参与者都抱着斗争的态度,那这就不叫对话,而是一场秀,一场出不了结果的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的香格里拉对话都搞得很热闹,大家也都很关注。但完了之后,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没有进展。然后明年又重新来过,这样有意义吗?没有意义。
这一切之所以这样,和主办方脱不开关系,如果有偏袒或自己的立场,那请不要担当斡旋者和组织者。如果是不专业,那就可能导致议题搞得过大,每个人都在谈论宏观议题,谈论大而虚的议题,而这些讨论没有实际意义。
一场论坛一旦变成这样,那就说明这不是一个专业的论坛。专业的论坛是闭门的,是小范围的,态度是中立的,话题是精准的。
同时参与者不是神经紧绷的,而是一起轻松讨论建设性的办法,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两次、三次。
当然,这需要更精准的时间,也不必请那么多人,而且应该尽量少开大会,多开小会,尤其是闭门的小会。因为一开大会,往往就变成一场热闹的秀。
另外,由于邀请的大部分都是西方人,所以西方的主流立场就像空气一样在会场里蔓延。于是当泽连斯基讲话的时候,现场一片掌声。可以想象,如果是俄罗斯代表上台发言,台下无疑是一片倒彩——这也是一个问题。
那么,世界上还有谁能担当斡旋者的责任?
理论上,中国是可以担当的,因为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体制,比如“一国两制”。但这背后还有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导致暂时没有实现。
总的来说,与过去二十多年相比,如今的情况已经恶化了很多。但是与未来十几、二十年相比,现在的情况可能还没有恶化到那么严重的程度。
让我们坐下来,真正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输出假命题为导向。我认为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出问题,其实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