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害怕冷场,所以喝的最多笑的最大声;
因为急于亲近,所以放下矜持忘了骄傲;
因为在爱的人面前莫名自卑,而准备了一箩筐的段子。
…………………………………………………………………
(逗比没什么不好,倒是你给人的嬉笑太盛,于是没人欣赏你的认真。)
1、自嘲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你先自嘲的时候,一下子就置别人于被动状态,想吐槽、嘲笑你就显得不识趣了。2、自嘲可以是社交关系中的一种润滑剂。大抵来说,人们喜欢与敢于自嘲的人相处,因为这种人一般不矫情、不做作。3、自嘲有时是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高度自我认知,那就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自己当做中心,也能当做一个评价分析的“外在”对象,就像你分析第三者一样,你也分析自己。
但是,什么都别过了,要有度,过犹不及。
1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沙雕?!
上热搜的小笼包好吗!
火的是小笼包~
不要上升正主~
所以!
我的微博要招租啦!!!
价格可以详谈
一次广告一个月,置顶微博,每天转发
可以还价,我很友好(๑> <๑)
我们小笼包自己凭实力上的热搜,请不要让朱一龙先生蹭我们热度好吗?
希望你能在1.23凌晨前改一下你的问题关键词,把正主名字换一下。不然删答案举报你没商量,谢谢合作。
大概因为这就是个在反黑过程中还能快乐傻雕的群体吧
图源微博水印@ MOE_bb 小笼包的真实写照了。
话题上过热搜??!!
我玩了那么久我怎么没看到???
最后,朱一龙粉丝热搜广告位招租。
欢迎各位合作,携手共进。
敢于自嘲的人本身在某个或某几方面就非常强大,加上信心和勇气爆棚,永远充满正能量,兼之口才优秀,让人如沐春风,试问这样的人谁又会不喜欢呢?
不少人都觉的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太大的优点,想做到说话让人喜欢,让人羡慕,那也太难了吧?
下面是前不久听到的一个真实的例子。
与此相对的,还有很多与萍一起来公司的,除了一些能力特别出众的人之外,其他跟萍一样有点能力,但也不争不抢的人,也就一直是小兵了,只有萍凭借着自己的有趣与自嘲让领导注意到,并给了她升迁的机会。
通过有趣让公司人注意到,并让领导有好感,从而获得升迁的例子其实不在少数。
而自嘲是有趣所有方法中能快速出结果的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缺点在哪里,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或者与传统意义上完美的人距离在他们等等,然后针对每种情况都 想出一个自嘲的、有趣的话来,然后在适当的场合说出来,我们就可以静等“惊艳”别人了。
当然自嘲的前提是,这个自嘲的点自己也不自卑,不然认真说出来,可能性质就变了,需要轻松的说出来奥。
有这样一个道理,因外貌自卑的丑人是不会消费自己疮疤的,你说她一句丑她真能跳起来跟你拼命。
所以自嘲通常都是源于安全到没边了整点活儿解闷逗乐子。
这样心理素质富裕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1.自嘲法
自嘲的目的是快速结束这个尴尬的话题,给对方一个台阶,不是真正的嘲讽自己或者看轻自己。
例如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因为技术不行被队友嫌弃:
“会不会打游戏,你们这些渣渣,不会玩游戏就回家写作业,你们这群小学生。”
这时候,你可以自嘲式的回他一句:
“你为什么不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会匹配到我们这群小学生,叔叔。”
不要怕⾃⼰脑⼦转的太慢,抖的包袱不好笑。包袱抖不好没关系,哪怕你拿着模板⽣搬硬套,只要能接得上话,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2.反弹法
反弹法的原理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正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对⽅丢过来⼀个恶意的球,我不接这个球,我还原封不动地把球踢回去。⽤和对⽅⼀样的句式,⼀样的语⽓,⼀样的⽅式。例如:
“你的腿这么粗,你怎么好意思穿短裤?”
你可以利用同样的句式,根据她自身的弱点,优雅的反击她。
“你手臂这么粗,也有勇气穿短袖啊,我为什么不好意思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不要怪别人不尊重你,可能平时别人无意间“侵犯”你时,你笑笑过去了,别人才会得寸进尺。对于这种玩笑,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及时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3.索取法
正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同一个亲戚操心全家。逢年过节,家里的亲戚就会逮着你问长问短。
“某某人今年有没有拿三好学生?”
“多大啦?谈朋友了吗?”
“工资多少钱一个月啊?”
如果你不幸单身或者没工作,他们就开始长篇大论:
“你不要好高骛远,老老实实找个老实人,做得好不如嫁的好。”
“你这样的条件还挑三拣四的,你有什么资本啊?”
“你不要活在童话里,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
如果遇到这种利用辈分优势,挖苦你的亲戚,请不要心慈手软。你可以给他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然后对他说:
“阿姨,你家儿子多大啦?谈朋友了吗?在哪里工作啊?工资多少?什么时候准备结婚啊?什么时候给你抱孙子啊?”
“叔叔,你上次说认识什么副局长,能不能托关系帮我找个好工作,看在你的面子上,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综上所述,想要优雅而又不失礼貌的反击,必须谨记以上三点。
我专门去了趟知乎,把那个说詹青云的回答(鹏鹏鹏:如何评价辩手詹青云?)看了,对这样恶意嘲讽的答主你理他作甚呢? 他讲的有没有问题呢,问题非常大,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詹青云是偷换概念呢? 因为奇葩说就不是个辩论节目。
我之前说过,一个优秀的辩手讲逻辑,你就偏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它有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了【一切类比都是不当类比】嘛,但一个综艺咖开始讲逻辑,观众就发疯一样夸他们,哎呀这人真有逻辑。仿佛放大镜是用来放大那咪咪大的逻辑一样。 你和胡搅蛮缠的人讲逻辑,别人听得懂吗?你就只好用一些类比来讲东西了。颜如晶就尝试过和野红梅好好说话,有用吗? 想清楚这一层,就知道一个双标观众评价詹青云偷换概念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了。
另外还有一些“自封的虽然我外行但是你们搞辩论的招数我都会”的爱好者打着反串黑的旗号在弹幕里刷诸如:
1.辩论就是搞文字游戏啊,我觉得没什么
2.你这是马后炮,你在场上也说不过人家
3.诡辩、偷换概念就是辩论技术的一部分,不爽不要玩 ......之类的话。
比如这种阴阳怪气的回答,好像是在为詹青云说话,其实一肚子坏水:
严重增加了外界对辩论圈的误解,用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说的话就是:“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
赵皓阳总结为:污名化诛心和捧杀化诛心。这种手段也曾大量出现在劳拉穆尔维的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讲述的是男子在凝视上如何将女性物化的。
我其实不理解这个热搜到底是怎么刷上去的,背后有没有营销号在操作,我这里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联想,有没有可能詹青云是女性,又知性理性,网民才会刷诸如#詹青云偷换概念#之类的话题,仿佛女性就不配成为詹青云这样的人?
当然,我一个外行,没有资格置喙他人,只是提醒一下,有没有可能是公众对辩论圈某些不好的现象的一次反噬?
木川在讲“梅西事件”的时候就说过,辩论圈人士很喜欢“群起而攻之”,这个之,当然就是非圈内人士。我其实觉得梅西事件真的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说是自媒体断章取义、恶意营销(但詹青云这个事,的确是有人恶意带节奏),辩手说错了老老实实道个歉不好吗?当年邱晨说错了一句“春哥”,被李宇春的粉丝追着骂,邱晨没有说粉丝是“断章取义、恶意营销”,那个道歉信写的确实是情真意切,也没见她找什么联盟大号帮她洗地。
这就很像胡平写的《人的奴役、躲避和反叛》里谈到的某X的搞法了,身为高官而廉洁自守,这本来一向是受称赞的,可是按照X的逻辑,如果你属于“反动阶级”,你越清廉便是越虚伪,越有欺骗性,越能麻痹劳动人民,因此反而越恶劣,甚而比不清廉还更坏。与此同时,X又认为,只要一个人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即便他有若干个人道德上的重大问题也无关宏旨。这就是所谓“小节无害”论。
换到日常生活就是费孝通说的“差序格局”,你是我的亲近的人,所以你犯的错误不能叫错误,我得帮你掩饰,但如果你是我讨厌的人,你再道德高尚,我都认为你是装B,除非有一天你又变成了我亲近的人,这个时候就不再是装B了,又成为了“我的人”。 很多时候公开的辩论赛什么题目都可以讨论,就是不能讨论“辩论赛本身有没有可能是不好的”这个话题,你非得要说你私下讨论了几天几夜,这个就扯了一些。
(额外吐槽一句: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就准备搞一个“辩论主题”的网辩比赛,上一次搞了一个“二次元主题”的网辩比赛,有二次元深厚功底的那只队伍一路获胜,这是真的在老老实实做事情。后来好朋友的文章被抄袭,抄袭方的人跑出来各种洗地,比粉丝洗地还难看,都知道粉丝控评智商不高,大家像看笑话一样看看就行了。可洗地方智商挺高的,那就不是蠢,是坏了。那才真是活灵活现用了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我怎么样等招数)
所以,我在外网看到一篇文章《辩论赛:双重思想的温床》,虽然是好几年前的东西,但我觉得有些观点是有道理的,能科学上网的网民可以查一下这篇文章。 要我说,辩圈还是缺少二次元圈和明星圈的自嘲精神,最著名的可不就是带带大师兄吗?就连脱口秀圈都做得比之好,用李诞的话来说就是“(脱口秀)这个事情是你专业还是我专业,我不好我不知道吗?我这不是能力有限吗。”
最后,我个人希望圈内人士能不能拿出上次吐“梅西事件”的精神和战斗力,查一下这个什么#詹青云偷换概念#的鬼热搜到底是谁在刷,真是莫名其妙。
如果我笑,不一定就是心情好。如果我幽默地自嘲,也不一定是把一切看开了。所以,如果我放肆地调侃自己,也请你不要说「没错」,因为这样,我可能会很难过。自嘲,通常被认为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娱乐圈,自嘲更是一件圈粉利器。比如,当红小鲜肉鹿晗就曾在与女星合影时大方踮起脚尖,自嘲自己的身高短板。这一举动瞬间就让柠檬路转粉了。从心理学上分析,自嘲是心理治愈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化解尴尬,倾吐郁闷,轻松氛围。
●●●可是容易被忽视的是,很多自嘲的人,除了想要活跃气氛,还是为了保护自己。从防御机制的角度看,「自嘲」是一种对自我不足的批判的行为,但这并不等同于「自轻自贱」,而是化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暴露出来。因为我们害怕被别人揭示出自身的缺点,所以会以自嘲的方式先人一步说出,这样很容易就能消除被他人揭短带来的窘迫。但是,我们在倾听别人的自嘲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希望得到鼓励和反驳。如果你附和说「你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了!」或同样意思的话的时候,轻则让想要轻松氛围的人尴尬,重则让那些心理上自卑或脆弱的人,难过甚至是记恨于你。无论哪样,都不是好的结果。所以,出于温暖别人的善意,我们不妨说一句「哪有,你现在已经很好了。」如果你不会对自嘲的人表示出鼓励,那就挖苦一下自己,顺其自然地转到其他话题上。因为附和着肯定他的自嘲,肯定会带来伤害。
●●●当然,别人自嘲过的方面,不代表你可以拿来当笑料,我们反而需要更加注意,从积极的方向反馈给对方,因为这是他在意的部分。比如,如果有一个朋友在聊天时自嘲过自己的体重会突破称的极限,那平时的相处中,你可以偶尔跟他说「你是不是瘦了,感觉脸小了一点」,或者从其他方面鼓励,比如「我今天看了一个微胖的模特,自信并且会打扮,和你一样,给人感觉很阳光很舒服」。这样的积极反馈,能让对方不知不觉中感到自信和开心。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在三言两语的闲聊中决定了,用一句积极的鼓励回应别人的自嘲,不仅能把天聊活,更能温暖人心。
“我的心碎成了很多份,于是我去楼下买了一瓶 502 胶水把他粘起来,然后举得高高问你们,这像不像一个饺子馅。”
这是豆瓣 “985 废物引进计划” 某帖子的最后一句话,帖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后来他以高考全县第一名的身份,考入 985 高校的 5A 级造纸专业。
谁知,毕业后月薪 3500,并且涨幅很小,工作环境脏乱差,仿佛被命运开了玩笑。
大叔在看帖子描述的故事时,内心会有些同情和悲凉。直到看到最后的自嘲,我笑了,我知道他的斗志和力量仍在。
不知何时起,大家越来越喜欢自嘲了。
面对无奈时自嘲: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理想是明月,现实是臭水沟,生活我服了你)
工作不惧秃头的 “打工人”们:
这种时代下的自嘲,其实是一种用调侃的方式进行自我矮化,帮助自己接纳现实,缓解内心冲突的心理机制。
它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自嘲本质是一种社交沟通和表达的技巧,也可以说是一种幽默,因为要想“恰到好处”的自嘲,就需要一个人有很强的幽默感。
Ruch 等研究人员令 49 名参与者 (8 名男性,41名女性),首先填写了幽默和心理健康量表 (自尊和情绪量表),并在填写量表时提供 “为什么选择该答案” 的理由。[1]
接着由不了解该实验的评估者,根据填写理由为参与者的自尊和幽默进行打分评估。
结果发现,无论自尊高低,自嘲在处理错误、弱点和问题时都具有自我增强的作用。
网络流行的自嘲梗,又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呢?
1.自嘲能缓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帖子中的男生,面对考上好大学能改变命运,与现实落魄的冲突,内心可能积压了很多委屈、无奈、甚至愤怒。
他没有用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去表达,而是用自嘲表达负面情绪。
他用 “985废物” 而不是 “我太惨了”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用 “饺子馅” 而不是 “我太难了” 表达痛苦。
很少人愿意用 “惨”、“痛苦” 来表达情绪。
而自嘲提供了一个情绪的发泄口,让我们用戏谑、被接受的语言,表达对现实与生活的不满,这比压抑让人快乐得多。
另一方面,自嘲通过身份的自我消解,来抵抗我们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吉尔斯认为人们的自身具有自反性,即身份不再是被赋予的,也不再是稳定的。[2]
之前一段时间,大叔的朋友圈被 “打工人” 包围了,比如:
(生动描绘了打工人钢铁般的意志)
打工人这个梗出来之前,白领这个身份更多代表着 “高薪”、“好工作”、“希望” ……
可白领另一方面,面对的是并不舒适的生活,比如超负荷的工作、买不起房子的无望。
这种身份当中的心理冲突,本身就会给人带来焦虑。
“打工人” 很好的消解了 “白领” 这个身份,把自己定位到替老板打工的人,降低 “高薪”、“好工作” 等期待,来接受现实、减缓冲突带来的焦虑与压力。
2.自嘲提供了身份认同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我们不仅喜欢自嘲,别人也喜欢听我们自嘲。
因为自嘲不仅能减轻自己的焦虑,也能缓解他人的焦虑,减轻别人紧张的处境。[1]
当我们看到很多人和自己一样艰难、甚至比自己还惨时,往往就会好过一些,而不至于因为过度自怜而崩溃。
比如 “985废物引进计划” 这个圈子,每个人都自嘲是 985 大学毕业混得不好的人。他们认可了自己所谓 “废物” 的身份,又被这个圈子中的其他人所接受。
在这个圈子中他们获得身份认同,感受到被其他人接纳认可,从而来提升自尊、获得力量。[2]
Sperars 认为,小团体通过与团体外其他人做区分,来创建自己的独特身份,将社会观念转化为群体属性,也能提升自尊。[3]
混得不好的 985 毕业生在社会上或许不能得到认可,但回到这个小圈子中,他们是被认可的。
大叔在 “985废物计划” 圈子里,看到抱怨、躺平的帖子极少,大部分依旧在讨论如何考研、更好地工作。
他们真的做个废物躺平了么?不如说是用 “废物” 表达不满的情绪,找到一个被认可、接纳的圈子,获取力量走得更远。
3.自嘲梗帮助维系关系
回到生活当中,自嘲本质是一种社交沟通和表达的技巧,它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就像 “打工人” 这个词是多么具有创造性的表达。
而当大家传播和使用它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幽默的门槛,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社交。
例如,当你因加班导致和朋友的约会迟到了,你可以说一句 “不好意思,打工人太难了”,很快就会打破尴尬的氛围。
这是因为如果人们观察到一个人被嘲笑,就会倾向抑制自己对其作出负面评价。[4]
用 “打工人太难了” 表达加班,很幽默并进行了自我矮化,很易在笑声中化解朋友内心的不适。
打工人的梗被大家熟知,无论是打破尴尬、调节气氛,还是挑起话题,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并且自嘲不仅能减缓别人的焦虑,还能建立自己在别人眼中幽默、乐观等积极形象。[1][5]
在写这个文章时,我问旁边的同事(少女):“你会自嘲吗?”
谁知她说自己是个从不自嘲的人。
她能很好地接受当下的生活,不存在理想丰满与现实残酷的冲突,也因此似乎忘了自嘲。但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自嘲与佛系更像是减缓内心冲突的防御机制。
毕竟现实的焦虑与压力一直在:
希望 985 毕业后的自己工作高薪、有意义,很多人却是工作一般;希望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却好像看不到希望;希望爱情顺利甜蜜,却免不了遇上房子彩礼。
既然自嘲的背后是内心的冲突,那么除了自嘲,我们还能如何去应对这种冲突带来的焦虑呢?
大叔认为,答案不是放弃理想、向现实认命,而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想清楚怎样的生活是自己享受、至少能接受,又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
例如选择职业。有人觉得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加班或者累点都可以接受;有人觉得不加班,周末双休最重要;还有人觉得需要大部分可支配时间,选择自由职业。
任何选择都没问题,只要它是你享受并且能实现的。
当我们有了相对清晰且可实现的生活目标,并设定计划慢慢完成它时,可能我们内心的冲突就会降低,焦虑也会随之减弱。
选择是有限的,我们却可以在有效的选择中,找到让自己生活最舒适的一种。
“写什么自嘲的文章,你还不是在时代的困境下,走不出来”,大叔最后也要自嘲一下。
很喜欢赵雷的 《理想》,歌词有这样几句:
一个人住在这城市 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筋疲力尽 还谈什么理想那是我们的美梦 梦醒后还是依然奔波在风雨的街头 有时候想哭就把泪掩进一腔热血的胸口
我们用自嘲减缓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又在自嘲后寻找时代下自己生活的出路,并为之努力。
还好,你我都未曾放弃。
世界和我爱着你 ~
- End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1]Heintz, S., & Ruch, W. (2018). Can self-defeating humor make you happy? Cognitive interviews reveal the adaptive side of the self-defeating humor style. Humor, 31(3), 451-472.
[2]任婕. 话语空间的漩涡与身份悬置的快感[D].华中科技大学,2014.
[3]Ellemers, N., Spears, R., & Doosje, B. (2002).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161-186.
[4]Lee, J. Y., Slater, M. D., & Tchernev, J. (2015). Self-deprecating humor versus other-deprecating humor in health message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0), 1185-1195.
[5][1]吴俊伟. 印象管理视角下微信朋友圈中的自嘲[D].福建师范大学,2019.
本文来源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
直白理解:是一种自嘲,自嘲现实中滑稽、不顺的自己
以为生活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娱乐性质,没有想到反过来自己才是娱乐生活的那个。
类似的负面自嘲元素有很多,不是每一个都要反映年轻人一种心理,这是一种互联网导致生活现象:
网上基本负面表情多,现实中基本大家都带着“积极情绪面具”。
用「产品思维」来理解下:为什么网上负面表情多?
大家都习惯了在网上真正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因为不受多重身份的约束。
不是谁的子女,不是谁的朋友,不是谁的领导/下属····
互联网中更加自由,更加容易让大家做自己,
所以:通过“负面表情包”的形式引导大家抒发不好的负面情绪,成了一种心理安抚手段。
是个正常的人,总会有不顺利的时候,总会有负面情绪的时候
这,都是正常的,不用太紧张,网友们也不用不停的猜测年轻人的啥心态。
也想对新一代朋友们说:
生活,就是你不用非得长大,做自己就好了。再说了,世上哪有真正成熟的人。不用在意外表,你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着。先痛快了,再长大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