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公司  企业  服务  未来  政策  设备  行业  基金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写作

   日期:2024-11-19     作者:shyqysj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news/9814.html
核心提示:杨俊蕾,复旦大学影像美学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光华人

杨俊蕾,复旦大学影像美学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光华人文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署质检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体育总局电影文化专家库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上海市电影局电影评审专家,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新奖选片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文化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影视评论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会员。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写作

讲座开始,杨教授首先以两首诗《时间的距离》和《时间像一匹野马》引入话题。这两首诗均由AI人工智能完成,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写作机器人微软“小冰”和微软“小封”。杨教授指出现代人对人工智能写作应持有的态度:既不热烈欢迎,也不冷漠拒绝,而应当先进行了解。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晰地认识人工智能写作,杨教授归纳出了它的几个特点:语料素材化,即AI将作品库中的文字碎片化重组以构成新的作品,模仿风格化以及作者匿名化。此外,杨教授还讲到,人与机最根本的区别是拥有过去和梦境,拥有时间和回忆。

图灵曾说过“机器优越于人”,杨教授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就诗而言,关键在于谁来判断其优劣。如果人与机器可以共享时间,那么写作的属性将发生变化,人工智能产出的诗歌无疑会超越人类作者及其作品。但是真正判断作品好坏的,不是人,不是机器,而是时间。时间会说明一切。

随后,杨教授谈到了人工智能在绘画、电影创作和编曲等新的艺术创作领域中的应用。在绘画领域,她从图文关系的角度入手,说明了文字可视化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比如,梵高书信集与作品《星月夜》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转换,更饱含着情感的流动。在电影创作领域,杨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如“本杰明”,已经做到了剧本画像,语境预设和票房预测,实现了电影制作全链条覆盖。人工智能,正在与我们分享这个时代。

本文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9814.html    阁恬下 http://lanlanwork.gawc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