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背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7月2日,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我省塑料制品禁限阶段性目标,要求各地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成都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8月13日,两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四川省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的通知》,提出了我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责任清单、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并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11月3日,省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召开全省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
1、为什么要禁限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是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查后,决定使用的标准。在实验和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谓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满天飞”的状况主要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薄塑料袋造成的。厚塑料袋虽然也污染环境,但人们会进行多次的再利用,相对来说,要好的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禁限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农膜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据统计,2015年我国地膜用量达145.5万吨,覆盖面积近3亿亩。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可使粮食、棉花等作物增产20%—30%。但是,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残膜越积越多,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20公斤。大量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到农业环境。2017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新国家标准,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强制标准,与原标准对比,新标准实现了“三提高一标识”,即提高了地膜厚度(标称厚度不能小于0.01毫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要求在产品合格证上明显位置标有“使用后请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字样,从源头上促进了地膜的可回收性,对于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减少农田“白色污染”、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3、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禁限历程?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丁烷)挤出拉片,将片材收卷后在通风潮湿的环境中放置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饮具如快餐盒、汤碗、方便面碗、生鲜托盘等。发泡餐具因具有保温(1—2小时)、耐压(3公斤不易变形)、重量轻(一般快餐盒5克左右)以及便宜(每个餐盒8分钱左右)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发泡餐具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塑料垃圾给铁路沿线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铁道部于1991年开始研究治理铁路沿线白色污染的对策,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代之以可降解餐具。我国曾于1999年、2005年以及2011年三次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工艺落后或产品落后目录,2013年解禁,2019年再次将其列入淘汰类产品。
4、为什么要禁限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塑料微珠,通常是一种由石油副产品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固体塑料颗粒,由于其成本低、易制造,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很多牙膏、沐浴露、眼影、磨砂去角质洗面奶等系列产品之中。其磨砂功能能够起到去死皮、角质、按摩皮肤、祛皱等效果,成为近年来化妆品中最为普遍的原料。有关数据显示,添加在洗浴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使得每次淋浴就可导致10万个塑料微珠进入环境水体。由于塑料微珠不溶于水,难降解且体积极小,难以完全被污水处理系统过滤,若进入土壤或流入海洋,进入食物链并最终进入人类餐盘,不仅是对自然生物,对人类健康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此外,塑料微珠还能从环境中吸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成为有害有毒物质输移载体。据了解,如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发布了禁止在化妆品内添加微型塑料颗粒的条例,如美国于2016年3月签署了《2015年无微珠水域法案》,禁止在美国境内生产和销售添加了塑料微珠的清洁类化妆品;韩国于2016年10月全面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塑料微珠,于2018年7月开始禁止销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妆品;意大利也宣布将于2020年起全面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微型塑料颗粒等。我国2017年将塑料微珠以及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和化学药品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清单,而此次直接发布关于塑料微珠的“禁令”,一方面是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化妆品企业的生产标准,促进与国际接轨,加快本土化妆品出口步伐。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日化产品常用物质,塑料微珠并非无可替代。调查发现,如今塑料微珠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量已经有所减少,在销量排名靠前的牙膏、洗面奶、沐浴露等磨砂类的洗护品牌中,大多使用贝壳、海盐、岩泥、坚果壳等替代塑料颗粒,可降解、零污染。相比于塑料微珠,天然的磨砂原料通常能被赋予更多的功效性,这也有利于品牌的宣传。比如,用于洗面奶的深海泥宣称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天然的去污功效,用于磨砂沐浴露的海盐宣称具有美白功效。这与单纯只具有磨砂、清洁功能的塑料微珠比起来更具有卖点,在成本上也没有较大负担,这也是近些年个护类产品纷纷摒弃塑料微珠的原因。
5、城市建成区指的是什么?
城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收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9年1月发布的数据,成都市市区面积为363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885.61平方公里。
6、什么是A级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国家A级旅游景区是由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权省旅游局,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国家标准进行评审,颁发“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志牌,是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7、什么是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相关要求,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为了适应我国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快速发展需要,为人民群众积极营造有效的休闲度假空间,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而设立的综合性旅游载体品牌。
8、什么禁限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
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是指宽度低于45毫米的胶带。使用“瘦身胶带”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减量化,杜绝过度包装,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数据显示,将胶带宽度由60毫米缩短至45毫米以下,每件快件平均同比减少使用胶带近20%。目前,我国快递包装一年要消耗胶带约3.2亿卷,截至2019年底,有75%的快递包装采用了“瘦身胶带”。
9、什么是可降解塑料袋?
可降解塑料袋与不可降解传统塑料袋的区别有三:一是材质不同,可降解塑料袋使用材质为PLA、PHAs、PBA、PBS等高分子材料,而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则是PE塑料材质;二是生产标准不同,可降解塑料袋需要符合国家标准GB/T21661—2008,而传统不可降解塑料袋则不用遵从此项标准;三是分解时间不同,可降解塑料袋一般可在一年内分解,性能最佳的甚至可在弃后72天开始分解,而不可降解塑料袋则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将其降解。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应用已经较为广泛,超市购物袋、连卷保鲜袋、地膜等在国内均有大规模应用的范例。吉林省已经全省采用PLA(聚乳酸)替代传统塑料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海南省三亚市,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袋也已经进入超市酒店等行业大规模使用。
10、什么是秸秆覆膜餐盒?
秸秆覆膜餐盒是指从农作物秸秆中提取纤维原料制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盒。秸秆覆膜餐盒具有生产过程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用完后容易回收、易处置、易消纳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餐具。
11、什么是果园生草覆盖技术?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是一项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现在主要以人工生草的方法进行覆盖。其主要好处一是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二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三是促进果园生态平衡;四是优化果园小气候;五是抑制杂草生长;六是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12、什么是生物降解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就是能被生物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新型地膜。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侵蚀塑料薄膜后,由于细胞的增长使聚合物组分水解、电离或质子化,发生机械性破坏,分裂成低聚物碎片。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使水溶性聚合物分解或氧化降解成水溶性碎片,生成新的小分子化合物,直至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哪些类型?
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BAT、PLA、PPC、PHA几种。其中,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此外还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PPC塑料又称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它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完全可降解的环保型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贮藏性物质而存在,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压电性、气体相隔性等许多优秀性能,其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电学材料以及医疗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只有降低PHA的生产成本后才可能大规模应用。
14、什么是再生塑料?
再生塑料是指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对塑料的再次利用。
15、什么是可循环包装?
可循环包装定义为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由耐用材料制成,专为多次行程和延长使用寿命而设计。通常用于制造可回收包装的材料包括钢材、木材、聚丙烯片或其他塑料材料。举个例子,一个1立方米左右的围板箱,一次可以节省35个30cm长宽高相等的小纸箱,假定一月循环2次,8年大约循环次数为190次,一个围板箱一生可以替代6650个小纸箱;假定每个小纸箱重量0.3千克(不同纸箱厚度设计重量不同),那么这个围板箱几乎相当于2吨的纸箱,可谓功勋卓越、战果辉煌。且塑料围板箱寿终正寝之后还可以为其他用途回收重复使用。目前在电商和快递领域,苏宁、菜鸟、京东、顺丰都已经发布了各自的循环包装方案。
16、《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
2020年1月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0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其目的在于加强邮政业寄递安全管理,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保障从业人员、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邮政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邮政业务、快递业务,接受邮政服务、快递服务以及对邮政业寄递安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该办法。
17、《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2020年6月12日,国家邮政局印发施行《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其目的在于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治理,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规范》坚持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工作目标,要求寄递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在包装采购管理、规范包装操作、包装用量统计、宣传教育培训、用户引导、检查考核奖惩等方面加强管理,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同时,《规范》针对不同的邮件快件包装类别,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并鼓励寄递企业深化探索创新,强化产学研衔接,推广应用可循环包装,促进绿色产品、技术和模式在行业的应用,提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营水平。
18、塑料污染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有什么关系?
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四类。其中,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餐厨垃圾主要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饮垃圾及居民家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废弃肉类鱼虾、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塑料属于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
19、塑料怎么进行能源化利用?
塑料能源化利用包括废塑料液化制油、塑料膜热裂解制造燃料油等技术。
20、塑料制品禁限目录有没有出台计划?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月10日,该目录作为《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附件正式发布,即《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年版)》。其中,对“一次性塑料棉签不包括相关医疗器械,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包括预包装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包括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上自带的塑料吸管”等作出了细化规定。
21、什么是微塑料?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这是其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首先,微塑料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其次,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越强。环境中已经存在大量的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是疏水的,就是说它们不太容易溶解在水中,也不容易被水体稀释),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22、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又称增塑剂。凡是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能使聚合物塑性增加的物质都称为塑化剂。塑化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塑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作为助剂普遍应用于塑料制品、混凝土、泥灰、水泥、石膏、化妆品及清洗剂等材料中,特别是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为了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提高塑料的强度,需要添加邻苯二甲酸酯,其含量有时可达产品的50%。塑化剂的作用主要是减弱树脂分子间的次价键,增加树脂分子键的移动性,降低树脂分子的结晶性,增加树脂分子的可塑性,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医疗器材、玩具,以及环境水体中。
23、黑色塑料袋的危害有哪些?
塑料袋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塑料袋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有些是可食用级别的,可接触食物的,有一些是属于劣质的塑料袋,就像是大家通常使用的黑色塑料袋。黑色塑料袋是加入染料和一些杂物溶解后压缩制成,黑色塑料袋一般不用做食品盛放物,因为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大都会溶于食品中的脂质、酸性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