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需要了解的是,在以欧洲着装传统为源头的现代时装的范畴里,黑色的象征意义是相当复杂的。
几乎每一个高级晚宴的邀请函上都会在“着装关键词”(Dress Code)相关说明中默认请受邀者穿着黑色礼服出席。那些动辄用“... Is the new black”做标语的新流行好像也想不出第二种更好的文案了。关于黑色的话题,几乎够写一本书。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黑色最高级?
如果有理由,我们听过的最陈腔滥调的说法大概就是“黑色代表神秘和性感”。这听起来完全没有错。详细分解起来,所谓黑色的性感象征意义恐怕大部分都来自和内衣与丝袜有关的联想——男人对黑色丝袜的无限遐想让黑色的丝袜比任何一种其他色彩都更具魔力。至于神秘,道理大抵也是相近,除此之外,黑色的神秘从色彩学上来说,也和它能够吸收所有波段的可见光有些许关系。
除却这一切,你需要了解的是,在以欧洲着装传统为源头的现代时装的范畴里,黑色的象征意义是相当复杂的。
过往,我们总是被笼统地告知,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有关黑白两种色彩选择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这种说法明显建立在现有的东西方文化在对待喜事和丧事两种场合的习惯上。
然而,历史资料表明,尽管黑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于西方文明当中,的确扮演着与死亡有关的角色,但这种约定俗成也就严格地局限于中世纪。至少在法国,黑色曾经并不是服丧的唯一指定用色,和东方的中国与日本一样,法国王室也曾经选择用白色来作为皇后的服丧着装用色。甚至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你不能想象黑色还曾经被指定用作新娘的婚礼礼服。只是到了近现代,黑白两色在特定场合的划分才被逐渐确定下来。
那又是什么力量让黑色从满是服丧含义的背景里走出来,径直成为现代高级时装的特殊魅力所在?
说到小黑裙,世人都不会陌生,Hubert de Givenchy给奥黛丽·赫本造就的经典黑色礼服银幕形象如同磐石一样,在现代时装的教科书里占据无法撼动的地位。然而比这更早,Coco Chanel女士就显示出她对黑色某种偏执。1926年,VOGUE杂志美国版率先刊登了她的设计——一件直筒剪裁的黑色连身小礼服裙。在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所有上流社会的女子都穿得像《了不起的盖兹比》里头的Daisy一样浮夸,身上遍布羽毛和珠片装饰,一副流光溢彩的景致。谁都料想不到Chanel会杀出一件沿袭flapper style样式的黑色朴素窄身礼裙。也因为这种在色彩上的特立独行,当时VOGUE杂志冠之以“Chanel’s Ford”,并预言这条黑裙子将成为所有女性的品位之选,可谓给出了极高的赞誉。
但这绝对不是偶然,把Chanel的小黑礼裙放回到那个时代背景里,彼时的欧洲和北美已经盛行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以建筑和工业设计为排头兵的现代设计已经展现出非常强烈的几何形式感,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装饰艺术运动的源头却正是来自东亚(尤其是日本),整个西方的现代设计有一半以上都深受东方美学的留白设计的影响,摒弃了曾经的宫廷时代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矫饰,而倾向于用简洁朴素的几何线条来表现一种现代观感。黑色和白色,也自然而然地,从这种“去浮华”的过程中受益,加之东方禅意对黑白两色的推崇,黑色的出现并不能算是单个人的创举。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肯定Coco Chanel和Hubert de Givenchy的价值,毕竟在服装层面上,要推翻西方日渐固化的对黑色“丧”的惯性理解,的确不那么容易。
《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的黑色连衣裙为Hubert de Givenchy所设计
到了世纪中,女装中的黑色已是一种常态。这一部分得益于上述种种,也得益于性别解放运动,女装对男装的借鉴首先从黑色西装开始,随后又深受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和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朋克文化影响,黑色很容易就被利用为一种反叛和颠覆的工具与符号。
今天的纽约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让人眼花缭乱的永远都是街头色彩缤纷的看秀人群行色匆匆的身影,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两座城市的个性便如同这些色彩一样炫目夺人。事实上,在非时装周的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生活在这两座城市里的雅致女人恰恰是很忌讳过于鲜艳的色彩的。尤其对巴黎女人而言,生活在外界焦点之下,黑色一直是她们想要区别于外界的首选。诚如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黑色同时代表着谦逊和傲慢。”谦逊始于低调,而傲慢,则是任何其他颜色都擦不去的姿态。所以黑色高级。
界面Fashion
微信号:jiemianfashion
从商业、文化、流行等角度谈时尚。
不装、有趣、有知识。
往期经典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在上海时尚活动密集的这一周,有人异常忙碌,而更多人只是被无意中卷了进来
专访mastermind JAPAN主理人:这一经典品牌下一步要去哪儿?
网红盛行的年代 超模们的成名之路发生了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