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公司  服务  企业  未来  政策  设备  行业  基金 

商务部要支持“五大消费中心”,上海该如何成为风向标?

   日期:2025-03-30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news/13050.html
核心提示:记者 方卓然编辑 彭朋3月26日,商务部制定发布《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

记者 方卓然

编辑 彭朋

3月26日,商务部制定发布《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突出地方特色,用丰富多元的供给,为消费市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风向标,上海依托其开放基因、经济枢纽地位及全球消费资源集聚优势,构建起链接全球、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消费新高地。

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明确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打造标志性消费活动品牌。加快培育建设多元业态融合、优质资源集聚的标志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街区。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敏透露,上海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以供给侧创新、消费侧激励、消费环境优化为重点,发挥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场规模大、消费场景丰富、高端要素集聚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扩消费格局。

她透露,2025年,上海将推出商品消费换新行动、服务消费提质行动、新型消费促进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28项任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消费新场景和新模式的“试验田”和“竞技场”。

界面新闻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2025年,上海将推进南京东路等商圈重点项目改造,启动建设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场景,支持市场开发“门票+”“机票+”“展票+”等主题产品,发布10个票根经济创新产品,打造古镇特色商业,打造城市夜间经济IP,打造1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30个夜间消费IP活动、10个标杆特色市集,办好“上海夜生活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办好精品首发季活动,支持相关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首发活动品牌,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引领力。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为进口首发新品提供通关便利。

前不久,上海升级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从展会支持、通关便利、财政激励等多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品牌选择上海作为全球首发首选地。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吸引超过3500个品牌举办首发活动,全年新增首店1269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4家,全国及内地首店202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02%,同比2023年增长28.6%,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国首位。

刘敏认为,首发经济带来的更多的是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消费市场实现了价值。通过首发经济看到背后不仅仅是一场活动、开设一个店,背后是能够洞察整个产业链创新生态全面升级。

她还透露,如今,平均每天就有三家“首店”在上海与消费者见面,17%以上都是高能级首店,以“首发经济”为引擎,新的消费动能正在不断被激发出来。

除了近年来受到瞩目的首发经济,入境游所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也在《若干措施》中被多次提及。

《若干措施》提出,将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随着单方面免签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引客入华”的成效非常显著,作为配套举措,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丰富入境游客的体验,以及如何更大范围地扩展入境游客的消费场景,激发入境游游客的消费潜力。“经过了2024年的持续优化,目前面向外国游客的旅游预约、住宿接待、交通出行、支付等基础服务已经有大幅改善。”

程超功认为,在去年优化入境游服务的基础上,今年的入境游消费扩围值得期待,预计将为相关城市带来更大的商业机会。除了旅游接待企业外,零售业、餐饮业、免税购物等也将有望获得更多增量机会。现阶段,入境游消费正逐步由“来得了”向“玩得好”升级过渡,围绕入境游市场的服务提质也将为相关业态创造新的机会。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则表示,国际航班的快速恢复、新航线的开辟以及高性价比的票价,都有力助推了上海入境游业务的发展。“以春秋航空为例,今年民航3月换季以后,春秋日均航班达到530余班。其中,国际航班日均达100班,上海至大阪航班再次被加密,日高峰达到8班。”

同时,《若干措施》提出,为了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已批准设立的市内免税店尽快完成建设并营业。

周卫红认为,入境游要充分利用离境退税等利好,利用旅游消费及时性与冲动性等特点,通过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特色商品,为游客带来更多限时、限地购买的营销场景,从而全面提升入境游的吸引力与消费活力。为此,也应在优化离境退税机制、丰富旅游商品供给等多方面继续进行优化,更好推动入境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此外,周卫红还认为,在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方面,由于涉及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不同分管领域,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以及企业主动作为,跨出自身领域,设身处地为其他领域考虑,借助文旅消费的强大驱动力,实现消费空间的拓展与消费时间的延长,从多方面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增加消费机会。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解读说,“人工智能+消费”的场景创新,本质是通过AI技术重构“人-货-场”关系,激发消费潜力。政策端以收入增长与制度保障筑牢基础,技术端以智能硬件、数据算法驱动体验升级,将实现消费提质与产业转型的双向赋能。

“这一融合不仅是经济增长引擎,更是迈向‘智能社会’的关键一步。”她说。

劳帼龄建议,人工智能技术正将传统家居场景升级为“主动服务型”场景,这一路径方向比较典型的消费场景,比如人型机器人服务、智能家电联动、适老化改造。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零售电商向沉浸化、无界化演进,这一路径方向已经明显涌现且还将不断强化,典型消费场景有AR/VR试衣与美妆、无感支付与智能推荐、直播电商升级。

“人工智能的加持,从体验升级(AR试衣)、效率革命(无感支付)、交互创新(虚拟主播)三个维度重构了‘人货场’关系。”劳帼龄表示,未来,随着脑机接口、空间计算等技术的成熟,零售场景将进一步打破虚实边界,实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消费形态。

此外,人工智能正在破解文旅与健康等服务消费的标准化服务与精准化需求间的矛盾。

本文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news/13050.html    阁恬下 http://lanlanwork.gawce.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