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冒出不少批量生产“优雅骂人”语句的软件,这类软件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快速检索、生成特定的骂人句子,这些语句虽不带脏字却恶意满满。骂人软件在社交网络迅速走红,尤其深受部分青少年的喜爱。
那么,为何有那么多人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为何有人在现实中温文尔雅,到了网络世界却换了副面孔?如果不幸遭受网络暴力,个人又该如何应对?
每个人都有攻击他人的可能
本质上来说,网络暴力是一种对他人的攻击。精神分析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攻击他人、毁灭他人的冲动。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网络施暴者的可能。当一个人表达对他人的攻击,攻击冲动得到释放,他就能减少愤怒、回归冷静。比如,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会有想骂人或摔东西的冲动。
在网络上,网络“喷子”一般通过言语上的嘲笑、贬低、咒骂等方式释放冲动,试图用言语攻击消灭他人或他人言论在网络世界的存在。举例来说,某人在网上发表言论,认为某个明星演技不好,后被该明星的粉丝进行人身攻击,就是粉丝试图以语言暴力来消灭这一“不当言论”的表现。
三类人易成为网络“喷子”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在网络上肆意谩骂攻击他人?笔者认为通常是以下3种人。
第一种,是生活不如意者。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具有作出攻击反应的本能倾向,遭遇的挫折越多、攻击性越强。现实中遭遇挫折的生活失意者,通常在网络上戾气很重。比如,当他们看到有人分享美好的事物时,失意者会觉得他们的自尊被贬低,就会对他人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
第二种,是认知狭隘者。这类人觉得只有我是对的,别人跟我想的不一样就是错,就是对我的冒犯,然后我就要贬低他、摧毁他。例如,一些女孩因为长得有点胖,不符合一些人的审美标准,就会在网络上遭到言语攻击。这类人的思维发展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阶段,无法容忍多元化存在,他们极端且偏执,常常会基于偏见攻击他人。
第三种,是享受骂人乐趣的自恋者。有句网络流行语是“恶搞是智者的游戏”,他们认为不带脏字地骂人,是机智和幽默的表现。他们享受这种智力优秀的感觉,“优雅骂人”软件的走红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为什么有些人在现实中温文尔雅,到了网络世界却换了一副面孔?
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去个性化”。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个性和责任感,受情绪驱使变得失控,做出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将这些去个性化者称为“乌合之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对“去个性化”现象展开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个体容易丧失道德约束做出异常举动:
首先是匿名性。
当个体处于匿名状态,他会觉得攻击别人不会被发现,于是变得有恃无恐;
其次,责任分散。
所谓“法不责众”,网络“喷子”的心理是“大家都骂我也骂,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
再者,群体淹没性。
当个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个人容易丧失独立判断力,易受煽动,甚至智商下降、变得盲从,行为也更极端。
网络世界很容易具备以上3种条件,导致“去个性化”现象的出现。它让个体在网络上容易丧失个性和自控力,和现实中判若两人。
实名制可有效遏制网络暴力
营造健康上网环境、遏制网络暴力发生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推行实名制。我们不难发现,匿名网络论坛乌烟瘴气,微信朋友圈氛围则相对和谐。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网络暴力付出代价时,他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攻击冲动。此外,社交网络应制定文明上网规范及相应的监管制度,引导网友文明上网。
从个人角度来看,遭遇网络暴力后,又该如何化解呢?有两个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个是回击策略。
有人认为当面对网络谩骂时一定要反击,不然不仅对方没有受到惩罚,自己也会憋出内伤。适当的回击是必要的,尤其当遭遇人肉搜索等恶劣网暴时,我们可选择报警。
第二个是隔离策略。
有些网络“喷子”有大量的时间和受害者纠缠,回击策略可能会浪费受害者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不妨选择隔离策略。首先是物理隔离,比如关闭评论、拉黑名单、卸载软件等;其次是心理隔离,不听不看不理会,或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把自己抽离出来,只管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来源:河北网信管理执法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