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服务  系统    行业  公司  中国  教师  企业  参数 

古代女性的朋友圈长什么样? 上图东馆“有颜如玉”展用古籍探寻女性美的真谛

   日期:2025-03-20     浏览:90    移动:http://lanlanwork.gawce.com/mobile/quote/11649.html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举办的“有颜如玉——馆藏历史文献中的女性美图”展览,以“书中玉颜”“海外明珠”“锦年丽影”三部分,精心挑选并整合馆藏明清古籍、海外旧籍以及年画上的女子形象,打破时代、地域的局限,让观众感受到不同时空下的中国女性之美。展览连接起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在画中婵娟的世界里,探寻美的真谛。

图片

展品精赏

西厢待月

《西厢记》讲述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赴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崔、张完婚。

图片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复制件) (元)王实甫撰。明刻本 (据虎林容与堂本重刻)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李卓吾,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明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容与堂刊本有图20幅,不以剧情为构图素材,而是选取《西厢记》中的曲文或诗句来立意构图,颇有宋元山水画之风采。

 千秋绝艳图(复制件)

图片

此本无题名,以“千秋绝艳”题字冠于卷首,故学界亦称《千秋绝艳图》。有“崔娘遗照”及曲意图二十幅,几乎全据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插图翻刻,惟少《酬缄》一图,又《附斋》画面与王本完全不同,或另有所本。

上图所藏此本将原书改装为册页,各图次序偶有舛误。

北西厢(复刻件)

图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何璧刻本

何璧,字玉长,福清人。其人曾入辽东巡抚张涛幕府,故此本卷端署“渤海逋客校梓”。何氏视《西厢记》为“士林一部奇文字”,强调其与“丽赋艳文”同类的文学价值,将此前各本所附点板、题评、附录、音释之类删去,仅附录元稹《会真记》一种,是已知最早的《西厢》白文本。

袁了凡先生释义西厢记(复制版)

图片

袁了凡,名黄,字坤仪,号了凡,明代重要思想家、“善学”思想集大成者。此本第一、三、六、九、十、十一、十三、十六、十八出附插图,多题“陈震衷”、“陈聘洲”。画面与万历二十六年陈邦泰继志斋刻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起凤馆本插图颇有相似之处,或以二本为蓝本,但构图、人物、背景等多有改动,刻画工细,颇具艺术价值。第十三出“月下佳期”插图绘张生跪迎莺莺场景,不同于他本所绘幽会狎昵之状,构思尤为巧妙。

琴桃奇缘

《玉簪记》描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事叙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曾向妙常挑逗,但为所拒。女贞观主潘法成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亦来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一番曲折后,终于私自结合。事为观主觉察,乃逼必正赴试。登程之日,妙常追至江边,雇船赶上,哭诉别情。后潘生登第得官,迎娶妙常归家团聚。

《玉簪记》情节生动、言辞优美,是昆曲等多个剧种的传统剧目。

图片李卓吾先生批评玉簪记(复制件)(明)高濂撰。明(1368-1644)新都青藜馆刻本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明代戏曲作家,词风清丽和婉。另著有《遵生八笺》。好藏书,是明中叶大藏书家。

图片新镌女贞观重会玉簪记(复制件)明万历26年(1598)刻本

 红拂夜奔

《红拂记》取材唐传奇《虬髯客传》, 讲述李靖谒见杨素,侍女红拂与之私奔,途中遇虬髯客,得其资助,后李靖辅佐李世民成就帝业的故事。

图片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复制件)(明)张凤翼撰。明(1368-1644)虎林容与堂刻本

张凤翼,字伯起,号灵墟,别署泠然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戏曲家。与其弟献翼、燕翼同为吴地才子,号称“三张”。

图片北红拂(复制件)(明)凌濛初撰。明(1368-1644)朱墨套印本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代小说家。凌濛初还著有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简称“二拍”)。《北红拂》卷首题 “识英雄红拂莽择配”,书中有十六幅精美插图。该剧以红拂为主角,对其形象及相关情节有所改编,展现了红拂的胆识与智慧。

容丽照影

除了小说传奇中的虚构佳人,那些具名或不具名的真实生活中的女性,也经过不同途径在图像世界中留下了自己的踪影。这些图像或是出于哀怜身世的追摹,或是出于慕其才气的神会写真,亦或是出于旁人在惊鸿一瞥下的难忘记录。

图片七姬权厝志(复制件)

“七姬权厝志”者,潘元绍家七妾骈死槁葬之墓志也。该碑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八月刻立,张羽撰文,宋克书,卢熊篆盖。潘元绍为张士诚婿,士诚势蹙,元绍出兵败绩,归家逼其七妾同死,焚其尸而共瘗一冢,作此志铭。志石不久即被废毁,明代原拓就已经罕见。

册前有江采(南苹)绘《七姬图》。江采(1902-1986),字南苹,别署藻韵阁主,浙江杭州人,自幼喜书画,师从陈半丁、陈师曾学画。

图片马湘兰致王百榖手札卷(复制件)

马湘兰,名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善画兰,故号湘兰。江苏金陵人,明秦淮名妓,为秦淮八艳之首。能诗善画,往来于文人墨客间,与王穉登尤为友善。王百榖,即王穉登,字百谷(伯谷),号松坛道士,明代苏州人 。明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马湘兰在宴会上结识王穉登,二人较为投缘,常诗词唱和,书信往来。

图片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复制件)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法文,1757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中国的建筑以及中式家具、人物服饰、物品等,书末所附《中国人的造园艺术》一文尤为大众熟知和关注。威廉·钱伯斯,18世纪欧洲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也是第一位出版中国建筑绘画的专业建筑师。担任过英王建筑顾问,早年曾来华搜集了许多关于中国建筑、家具、服饰等的资料。

图片中国服饰:四十八幅彩色版画插图(复制件)英文,1805

本文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quote/11649.html    阁恬下 http://lanlanwork.gawc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