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无用 自有其用
何为“有用”,“无用”?简单的大众化肤浅的书面理解,就是对人们有帮助有价值能为之利用的人或事物,就称为“有用”,否则就是“无用”。引申理解“有用”是指是那些具有功用、有用处的事物或行为,它们能够为人们带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或能带来实际利益。这些事物、人、事件或行为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有用”的,相对的则视为“无用”。
“有用”和“无用”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它不仅取决于事物或行为本身的功能和用途,还涉及到人们对它的需求、期望和价值判断。因此,判断某事物是否“有用无用”,通常得基于个人的需求、期望以及它所提供的潜在利益和价值、功用。
首先,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用”和生活层面的“用”来看,“有用”是指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具体需要的用途,例如树木可以提供木材,土地可以用来耕种,粮食可以用来解决温饱等。而“无用”则是某物不具有能够满足人实际需要的表象,例如孤独、仇恨、善良、兴趣,爱好,诗和远方等,在商品社会中,这些往往都会被看作无用之物。
其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有用”是指“实用”,“无用”则是“无用之用”。例如,一些古玩玉器书画等艺术品可能没有实际的用途,但是它们可以给感兴趣的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并丰富了精神文化素质涵养,这就是“无用之用”。
总的来说,“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它们可以从具体的用途和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有用的,是有形存在的,它可让物质生活更充裕;无用的,是无形存在的,它可使精神生活更丰盈。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这里的理解就是,“有用”是有形的,“无用”是无形的。“无用”有时胜过“有用”之用,这也是我本文所理解的“有用和无用”的深层含义。
人们总是一门心思追求有用的东西,而往往就忽视了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可能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精华,丰富你的成长。“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世上大部分的“有用”,都藏在“无用”之中,这个得看一个人的智慧和思想修为,是否能从生活中悟到找到。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放下功、名、利、禄,看得更开更透更远,便能发现“无用”里存在的有用。
周国平曾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有闲情的人,都擅长做一些无用之事,把生活过得有趣。“有用”,“无用”都在日常生活中。“有用”的我们可以用,有用可以满足我们的实际的物质生活;“无用”的我们也该好好利用,无用可以丰富我们雅致的精神生活。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观潮,赏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根据个人的理解与需求,和事物的转化关系。有时候,看似“有用”的也是无用,看似“无用”的反而更有用。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片面武断。“有用”和“无用”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从个体的角度看,“有用”是必要的,它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和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而“无用”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体自身的内在渴求和本体地位,是一种非功利的、审美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在意结果,只问事情该不该做,或以“游戏”的心态全然享受过程。
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这种关系表明,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往往在相互对比中得以体现。例如,话梅可食,属于“有用”之列,而梅花虽看似无实用,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无用之用”。
“有用”和“无用”有时候也会随着时间、空间及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这意味着,某些现在被视为“无用”的事物或活动,在未来可能变得“有用”。同样,一些当前被认为“有用”的,也可能因新的需求或视角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有用”和“无用”有一定辩证法逻辑。看似不起作用的事物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表明“无用”能带来大用。例如,乔布斯年轻时对书法的热爱,虽然当时看起来没有直接作用,但后来在字体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本文地址:http://lanlanwork.gawce.com/quote/9073.html 阁恬下 http://lanlanwork.gawc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