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每日健康 | 了解下肢骨折常见的无负重训练
下肢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无论是意外受伤还是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康复过程都至关重要。在骨折愈合的早期阶段,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无负重训练,以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力量的恢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下肢骨折后常见的无负重训练方法。
1. 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是下肢骨折后最基础的无负重训练之一。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缓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背屈),然后再向下压(跖屈)。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建议每组做15-20次,每天进行3-4组。
2. 直腿抬高
直腿抬高训练主要针对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患者平躺,保持患肢伸直,缓慢将腿抬离床面约15-30厘米,保持5-10秒后放下。注意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压力。每组做10-15次,每天2-3组。
3. 膝关节屈伸
对于大腿或小腿骨折的患者,可以在无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缓慢地将膝盖弯曲到最大角度后再伸直。这个动作可以帮助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僵硬。每组做10-15次,每天2-3组。
4. 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平躺或侧卧时,可以进行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收训练。例如侧卧时缓慢将上方的腿抬起(外展),再放下;平躺时双腿并拢,缓慢分开再合拢(内收)。这些动作有助于增强髋部肌肉的力量。
5. 坐位踏步
坐在稳固的椅子上模拟踏步动作(双脚不离开地面),可以激活下肢肌肉群而不施加重量负荷。
需要注意的是:
- 所有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 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
- 如出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
- 配合营养补充(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随着骨折愈合进程的推进(通常通过X光检查确认),医生会逐步调整康复方案。记住:科学合理的无负重训练不仅能加速康复过程,还能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镇江市民如有具体健康问题可咨询本市各大医院康复科专家门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