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提及了健康险的发展路径:“丰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形式”“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活动上表示,在新“国十条”的指引下,保险业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老百姓最关注‘幸福感’,未来商业健康险应重点解决产品碎片化以及支付服务问题,不断提升商业健康险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结合新“国十条”,商业健康险未来高质量发展有三个重点方向:第一,服务人群,应围绕老年人、患病人群、新市民等群体的需求,开发适配的产品,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放心。覆盖上述三大重点人群重点在于产品创新。第二,服务领域,一是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协同,二是将更多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纳入保障范围,三是提升理赔服务品质。其重点在于思路创新。第三,服务方向,逐步从事后理赔向事中、事前、增值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让客户省心、省钱、省时。其关键是情景创新。
在上海,随着居民健康需求的增长以及健康险市场的长足发展,健康险已不单是一种用于补偿经济损失的工具,更是保险行业和医疗健康产业的连接点。上海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表示,2023年7月以来,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医保局等部门制定实施《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8条创新举措,大力推动上海市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平稳发展,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大幅提升覆盖人群,持续拓展保障范围,基本形成促进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创新药械的可及性,提升市民群众健康生活品质。
“目前,国家基本医保的定位为‘保基本、广覆盖’,而商业健康险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加强作用。通过差异化战略,建立完善多元支付体系,商业健康险将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多层次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促进模式创新,有助于促进新技术、新药物和新药械的落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表示。